折柳的拼音是:[zhé liǔ]。
引證解釋如下:
1、折取柳枝。
語出《三輔黃圖·橋》:“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
後多用為贈別或送別之詞。 唐權德輿《送陸太祝》詩:“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
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暗憐衣帶,不勝折柳之懷。”
2、古樂曲名。?
《折楊柳》曲的省稱。多用以惜別懷遠。參見“折楊柳”。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袁郊《甘澤謠·許雲封》:“《折柳》傳情,悲玉關之戍客。”
3、後因以“折柳”代指籬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設備。
《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傳:“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為藩,無益於禁矣。”
造句如下:
閉幕式“折柳相送”,“折柳寄情”讓人動情!
我這手會拿槍打仗,也會折柳攀花。?
半生來折柳攀花,壹世裏眠花臥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清明時節,楊柳青青。心念故人,折柳相贈。
茶也無多,醋也無多,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柳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