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壹般指“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
“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羅”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語尾的拖音,譯“了”(有時“多”也可省略),譯成漢文合起來是“到彼岸了”。
所以原詞指的是“智慧到彼岸了“。般若波羅蜜多,智慧至彼岸。
1、般若(音波野)?
般若是印度語,即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大智慧,或者是妙智慧,而佛經所講的智慧並不是說文化知識,科學理論之類的智慧,仍是指心說法,經中所說的,都是使人認識心,理解心,練心,明心的正法,所以說字字不離心,離心,都沒有經書,佛離心沒有法可說,佛的千經萬卷,通稱為心法。
學佛的目的是明心,因為人有心才能學佛,沒有心用甚麼學佛?所以心為萬法源,心經就是為心源而說,所以叫心經,心經的智慧,為大智慧,妙智慧,智慧功能來源於心,心為智慧體,心為智慧根,簡稱慧根。
用智慧破愚迷叫法,智即是理,慧即是光,心叫妙明紫金光,亦叫妙明心,因此,心生之慧叫慧光,也叫智慧燈。六祖雲:「壹燈能除千年暗,壹智能波萬年愚。」心有欲叫迷,解迷生智慧叫覺悟,迷既然解了,法也沒用了,這叫做物空心空法亦空,了無壹物。
2、波羅密?
漢語叫做“到彼岸”。
甚麼叫做此岸,甚麼叫做彼岸呢?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苦多樂少,所以又叫做苦海,有些是人為的災難,有些是自然的災害,有可以避免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澇饑謹,生老病死離別苦,貪求之心不得等等,人若脫離苦海,登上佛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為到彼岸,壹個學佛者,思想境界達到如如不動,不被壹切所迷,不被萬境所轉,心若真空,為到彼岸。遇事著急上火,生氣發愁,悲傷恐懼等等,是此岸,坦然無事,心平氣和,常樂常凈,是非無動於心,是彼岸。
實際上,幸福和痛苦,好與壞等,全在壹人之心,佛說萬法,不過是為人明心而說,法是船,覺是岸,心達明,覺至圓,也無此岸,也無彼岸。
3、多?
漢語叫做“定”。
定,心穩如泰山,如如不動為定,非指身體的姿勢或身體動與不動而言,萬境攻心心不動為定,心不被是非,混亂,煩惱,憂愁,悲傷,恐懼,生死所轉為定。
定乃心之用,無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達真空,無定無靜,定靜無非明心之法語,人的壹生幸福,貧困,本屬虛幻,百年之後不過是壹把骨灰,完結了人的壹生,留下來的,只是幻影虛名.
世人把人生看得真實不虛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不能自拔,作為壹個人來講,社會,工作,家庭,是非,繁多復雜,萬事紛紜,事過心清,心不被壹切所迷為定。
擴展資料
“般若波羅蜜多”六波羅波密之壹。
亦修唯識行,於修習位所修的十種勝行之壹。
般若有三種:壹生空無分別慧,就是了達人空,而不起人我見的智慧。
二法空無分別慧,就是了達法空,而不起法我見的智慧。
三俱空無分別慧,就是了達人、法俱空,而不起人、法二種我見的智慧。
六波羅密華譯六度,即檀那(布施)、屍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
六波羅密華譯六度分別是:
1、檀波那羅密
2、屍羅波羅密
3、羼提波羅密
4、毗梨耶波羅密
5、禪那波羅密
6、般若波羅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六波羅密
百度百科-—般若波羅蜜(佛教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