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沃夏克第九交響《自新大陸》?
人的心理活動有這樣壹種自然傾向:當K時間保持壹種狀態時,人們就有壹種希望變化的欲望。這種需要變化、對比的心理活動傾向稱之為心理的“求異性”。它往往是在壹種刺激或壹種心態保持了壹段時間後而產生的,當第壹樂章三個主題恰到好處地分別做了十二次反復、保留了展開部激動情緒的再現部使整個樂章的尾聲結束在氣魄宏大、輝煌音響之後,壹種要求改變當前心理狀態與活動發展趨勢的“求異性”心理需要越來越強烈。此時,第二樂章以極為動人的慢板,以抒情性極強、美妙動人的音詩,在管樂器壹連串陰郁和弦描繪出的慘淡氣氛烘托下,由英國管吹出了感人肺腑的旋律,如天鵝絨般柔軟,悲痛的、咽泣的變和弦序列好像心靈深處的夜霧,這種柔美的旋律在速度、力度與節奏等方面與第壹樂章尾聲的輝煌強烈的音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的需要變化、需要對比的心理的到滿足。中段開始時情緒又稍有激動,而中段的第二條旋律是寧靜的,它與前面的旋律交替出現:第三條旋律則輕快、跳躍,它給樂章黯淡的氣氛帶來壹線光明。很快,這歡樂的情緒被嚴峻的小號和長號打斷了,出現了第壹樂章呈示部主題材料,它是那樣莊嚴、有力,形成了樂章的高潮。主題再現時,音樂有回到了最初的憂傷之中,由於小提琴加上了弱音器,使音樂變得更加柔軟而朦朧。尾聲又壹次出現了引子中陰沈的和弦,仿佛是哀痛的呻吟,與第壹樂章形成了更進壹步的對比。有人曾評論說,這是音樂史上所有交響樂中最美的慢板樂章之壹。從心理的角度來看,這種最美的感受實際上是由兩個樂章及樂章內主題對比而產生的。在這壹連串的對比變化中使人的心理在第壹樂章中形成的心理期待和矛盾沖突中得到了滿足和解決,從而產生壹種舒適、自然的感覺,使人不由產生愉悅的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