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是山東的地方戲。 呂劇是在山東琴書的基礎上發展演變成為壹個劇種的。大約是在1900年冬,山東廣饒琴書藝人時殿元借鑒京劇藝術形式,第壹次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改為化裝演出,引起轟動,這便是呂劇最初的表演形式。如此說來,呂劇這個地方劇種迄今已有百年歷史了。
來歷
關於呂劇的劇名,曾有若幹說法。壹種說法是:呂劇的開山劇目《王小趕腳》,劇中的主要道具是紙紮的毛驢,所以剛開始呂劇也稱“驢劇”。另壹種說法是:呂劇擅長表現男女愛情、家庭倫理,多與兩口子有關,也稱“侶戲”。再壹種說法是:古代二十五戶為壹閭,而這種戲尤以表現鄰裏生活見長,所以也稱“閭劇”。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繼承發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呂劇藝術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仍然沒有壹個統壹的劇名。五十年代初,在考慮為呂劇定名時,有人提議叫“魯劇”,那時任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的我國著名作家王統照先生認為欠妥,建議取我國古音樂十二律中“六呂”的“呂”字,同時,又諧“驢”、“侶”、“閭”之音,稱呂劇。這個提議得到認同。
題材
由於呂劇的題材多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加之唱腔多以下行腔為主,委婉纏綿,長於抒情,特別擅長表現女性的內心世界,所以無論專業劇團還是業余劇組,無論傳統劇目還是現代題材,女性永遠是呂劇的忠實觀眾。因此,在山東農村,呂劇又有壹個不雅的綽號:“拴老婆的橛子”。隨著劇情的發展,那熟悉的劇中人物,那親切的山東方言,那或如泣如訴,或歡快流暢的唱腔,無不令觀眾時而拍巴掌,時而抹眼淚,真正是如癡如醉。逢年過節,在山東農村,如果要來個呂劇團,頓時,山村就歡騰起來了。妳看,鄰裏之間奔走相告傳喜訊,呼兒喚女占座位,那紅火熱鬧的場面令人至今難忘。有壹句流傳很廣的俗話:“聽見墜琴(呂劇特有的伴奏樂器)響,餅子烀到門框上。”說的就是那些癡迷呂劇的婦女們為看呂劇而忙中出錯的故事。 像其他地方劇種壹樣,呂劇的對白也很有意思,它是以濟南方言為主,尾音多是平聲和去聲。“文革”期間,曾有人提議將樣板戲移植為呂劇,結果移得不倫不類。如樣板戲《海港》中,裝卸隊長面對黃浦江有兩句道白:“黃浦江啊黃浦江!”京腔京韻,慷慨激昂,而移植為呂劇,用濟南方言壹說,尾音成了去聲調,引得全場哄堂大笑。真好!
發展
呂劇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自本世紀初開始登臺亮相,到本世紀中葉達到鼎盛。不僅山東省有呂劇團三十八個,與山東毗鄰的江蘇省部分地區也有呂劇團,另外,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凡是有山東人的地方,都有呂劇的旋律在飛揚。五十年代是呂劇的輝煌時期,名角薈萃,新戲叠出,與安徽的黃梅戲同臺進京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宣傳,呂劇《李二嫂改嫁》唱紅大江南北。好戲造就名角,名角為劇種爭輝,《天仙配》唱火了嚴鳳英,《李二嫂改嫁》唱紅了郎鹹芬。壹時間,李二嫂成了多少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那時的山東,幾乎縣縣有專業的呂劇團,村村有業余呂劇團,每到地凈場光的農閑時節,就是呂劇戲迷們大過戲癮的好時光。縣裏的專業劇團下鄉演出,壹個場地不演上個十天半月,休想撤臺走人,周圍十裏八村,全村男女老少,開演前人已坐滿,散戲後久久不肯離去,不管是大雪飄飄還是寒風刺骨,都阻擋不住人們看戲的熱情。呂劇的旋律隨著雪花飛揚,融落在人心裏,尤其是《王漢喜借年》中那讓人耳熟能詳的優美唱段:“大雪飄飄,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嶽父家裏借年去……”引起多少人的情感***鳴。就連借著燈光忙針線的村婦口中,也常會吟出那:“借燈光,我趕忙,飛針走線,做壹雙,新鞋兒,好給他穿……”那個時代的山東人,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呂劇唱段,那程度不亞於今天的流行歌曲。
不只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東人對呂劇情有獨鐘,就連偉人對呂劇也是偏愛有加。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後抓整頓,“四人幫”橫加幹擾,他們讓鄧小平觀看他們攝制的反復辟電影———《歡騰的小涼河》,小平同誌明確表示:不看《歡騰的小涼河》,點名要看呂劇《姊妹易嫁》。此事後來成為“四人幫”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舉出的壹個“罪證”,今天則成為呂劇史上的壹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