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書評丨科學研究的“生產力”

書評丨科學研究的“生產力”

文/鄭磊

生產力是壹個經濟學概念,提高生產力可以提高經濟產出的質量和數量。科學是壹種發生在學術群體內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如果能夠提高創造科學成果的效率和質量, 科技 發展速度將突飛猛進。這不是壹個怪誕出圈的想法,科學學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科學研究工作的規律。《給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由王大順和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兩位科學學研究專家撰寫,系統地總結了科學研究發現的壹些特點,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科研管理水平。

現代科學學是建立在大數據研究的基礎之上,作者從科研人員的職業發展、團隊合作和科學成果的影響力等方面,提出了壹些規律性的認識。首先,科學家也需要個人成就感和激勵,如何評估科學工作的質量和產出量,論文發表是壹個重要指標。目前,全世界科學家每年發表論文的平均數是2.5篇(包括合作者)。雖然這個指標對於不同學科是不同的,但是仍有超過99%的科學工作者沒能發表論文。換言之,每個科學工作者的論文發表數量是非常不均衡的,極少數科學家是非常高產的,比如匈牙利數學家保羅·厄爾多斯在60年裏發表了1475篇論文,平均每年發表二十多篇。

科學論文的成功發表有八個步驟:發現壹個好的選題,取得研究進展,獲得有價值的結果,決定何時結束研究並開始整理結果,撰寫文章並征求建設性意見,應刊物或審稿人要求對文章進行修改。每壹步都必須成功,論文才能順利發表,科學工作者在論文發表數量上的差別來自在這些步驟上的能力有高有低。

然而,科學生產力並非只有成果數量這壹個維度。有些科學家壹生發表論文數量相對較少,卻推動了科學大步前進。科學成果的影響力是科學學研究的另壹個重要維度。例如,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在84歲高齡獲得諾貝爾獎時,只發表過25篇論文,其中就有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論文。當然,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壹生發表了248篇論文,其最早發表的相對論方面的論文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壹個數量和影響力都非常顯著的特例。

h指數被用來預測壹位科學家未來的產出量和影響力。h的意思是壹位科學家h篇論文每篇至少有h次引用。例如,某位科學家的h指數是20,意味他有20篇引用量不低於20次的論文。但這裏有個例外。通常成果綜述性的論文的被引用數量高於對獨特問題進行專門研究的論文,尤其是在壹些 社會 科學領域,比如 歷史 學、經濟學等。在統計時,可以剔除這類特殊文章。當然,科學家通過引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提高引用量,這屬於科學道德倫理範疇的問題。

截至目前,h指數的誕生避免了被廣泛采用的論文發表總數、總引用量、每篇論文平均引用量等學術成果評價指標存在的缺陷,能預測學者從過去到未來壹段時間的累積影響力。h指數高的科學家通常具有更高的學術造詣,反之則不成立。比如希格斯就是壹例。只有壹篇高引用量論文是無法提升h指數的,但也許這篇論文奠定了這位學者在本學科的泰鬥地位。當然,這種情況發生機會較小。在很多學科領域裏,首先提出新概念、新觀點但是沒有繼續深入研究的學者,其作為首創者的地位未必能得到認可。而壹旦這位學者不斷在某個方面發表了高引用量的論文之後,h指數就會上升。對於比較處於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科學家,需要使用同時期h指數。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