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沒有將虞姬作為不祥之人看待。
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yú)?(壹說姓虞)?,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無定論,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壹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
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壹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文史記載
史書中對虞姬的記載的較少,甚至連本名、種族、出生地、生卒時間、與項羽相識的時間、與項羽相識的過程最終結局全都沒有記載。
西漢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裏僅記載道:"有美人名虞。
"因此後來就出現了兩種說法:壹是有人推測"虞"是美人的名;二則推測"虞"是美人的姓,《辭源》備有此說。
而"虞姬"則是後人對其的稱呼,關於"姬"這個字,也有壹定的說法,體上有兩個含義:壹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則是"姬"是古代婦女的美稱。
虞姬的姬可以歸為第二義,即美稱。
總而言之,人們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與"虞"字有關,而她的真實姓名,卻成為了壹個謎團。
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
此時,這位叱咤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了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
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史稱《復垓下歌》或《和垓下歌》。
此詩《史記》、《漢書》都未見收載。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則加以引錄,始流傳至今。
《楚漢春秋》為漢初陸賈所撰,至唐猶異。
劉知風、司馬貞、張守節都曾親見,篇數與《漢書·藝文誌》所載無異。
本詩既從此書輯出,從材料來源上說,並無問題。
有人認為漢初不可能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頗疑其偽,但從見載於《漢書·外戚傳》的《戚夫人歌》及酈道元《水經註·河水註》的《長城歌》來看,可知秦漢時期的民間歌謠,不乏五言,且已比較成熟。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二《考史》認為此詩是我國最早的壹首五言詩,認為其在中國詩歌史上地位之重要,但仍待更多證據證實。
人物影響
成語
霸王別姬(bà wáng bié jī),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其中姬是指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
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四年的戰爭。
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最後自刎身亡。
人物爭議
正史未記載虞姬的出生地、墓地、民族等信息,以下均為民間流傳說法:
出生地
1、今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顏集鎮人
沭陽縣顏集鎮為虞姬故鄉,境內有虞姬溝蜿蜒半境,此溝因人得名,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臺、項宅等史跡。
沭陽,隸屬江蘇省直管縣 ,因位於沭河之陽而得名。
據《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記載:虞後生時五鳳鳴於宅,異香聞於庭,生於丁醜(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
沭陽民間關於虞姬的傳說佳話也是頗多。
據介紹,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曾任沭陽知縣,離任43年後重遊沭陽時,特地再到顏集鄉憑吊虞姬,作有《過虞溝遊虞姬廟》詩,並自註"相傳,虞故沭人也"。
民國期間沭陽當地曾對虞姬廟進行修建,後該廟在抗戰期間毀於戰火。
2、今江蘇蘇州常熟人
楚國滅亡後,項羽自幼便隨叔父逃亡至會稽郡吳縣(今蘇州),並後來在蘇州壹帶率領江東子弟起義。
項羽結識虞姬,虞姬為今江蘇蘇州常熟人,常熟別稱虞城,有虞山,今是著名的虞山風景區,虞姬即出生於常熟虞山腳下壹個村舍--虞溪村裏。
墓地
靈璧墓
靈璧城區東、宿泗公路南側,有壹片終年常綠的樹林,樹林中有壹座古墓。
墓基隆起,碑石林立,靜穆凝重。
這就是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虞姬墓。
園內有陳列室,陳列室采用磚木結構,粉墻小窗,青灰色小瓦,內進雕梁畫棟,結構巧妙。
虞姬墓。
墓側曾建有虞姬廟,廟內塑有項羽、虞姬像。
相傳虞姬性情溫柔,知書達禮,深得項羽喜愛。
虞姬自刎後,項羽帶著她的屍體,向南馳走,不料漢兵追至,項羽無可奈何地丟下了虞姬的屍體。
項羽突圍後,虞姬的屍體被來不及突圍的楚兵移葬於"霸離鋪"東2.5公裏處,後來這裏出現的村莊就叫"虞姬村"。
這即是虞姬墓的來源。
定遠墓
位於安徽定遠二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