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 *** 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匯石油標價權,並將其擊沈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
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
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壹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
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
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 *** 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
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壹詞可點破其中的根本特征。
也正是由於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產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壹個明證。
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油價波動的幅度不斷變大。
歷史上曾於2004年10月22日達到油價(輕質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為歷史。
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