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的協奏曲,三個樂章總是相互斷開,但這部協奏曲三個樂章卻有機地聯在壹起,音樂壹氣呵成,(此種做法,實際是門德爾松的壹個創舉。)另外,壹般協奏曲總有壹個有規模的樂隊引子,而這部協奏曲卻省略了樂隊引子,在壹小節中的伴奏音型之後,獨奏小提琴就開門見山地奏出了。
第壹樂章為奏鳴曲式引子:兩小節(襯托)背景
主部:像奔騰的春潮流入人的心田,也像我們走進壹個大花園,到處是花的芳香。
連接部:①甜美、溫柔性格;②緊張、激動的性格。
副部:凝思遐想,像壹陣活躍與興奮之後的凝思,音樂恬靜,在木管奏後再由小提奏出,變成了壹只動人的歌謠。
結束部:為展開部提供音樂素材,在展開部中大量的使用。
展開部:活潑、緊張的性格,充分的展現了小提琴的技巧,當自由華彩變成壹種演奏式的音型時,樂隊輕輕地唱出了主題,小提琴變成了樂隊的伴奏,音樂進入了再現部。
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樂章之間不中斷地連續演奏,這在當時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圍的快速流動被切斷;而各樂章卻各自獨立,體現了門德爾松以古典派傳統為基礎,並灌入新時代氣息的典型作風。
第壹樂章(00:05),很熱情的快板,E小調, 2/2拍,奏鳴曲式,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樂章。以弦樂分散主和弦的喃喃低語開頭,管弦樂的琶音營造了略微傷感的開始,小提琴第壹主題迅速把樂曲帶入了夢壹般的世界,抒情的主題猶如清新的海風,伴著浪濤的轟鳴,變化出華麗的花朵。第壹樂章接近結尾處有小提琴獨奏的華彩樂段,這是獨奏家們展示技巧的時候,利用主題的素材,他們演奏著高難度的音符。最後的尾聲逐漸沈寂,只剩下大管低沈的嗚咽把樂曲引入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12:45),行板D大調,6/8拍,三段體。 這是壹個抒情的而且富有門德爾松韻味的極其醇美的樂章。小提琴的主題純潔,柔美,似乎在溫柔的講述壹個古老的故事。樂隊始終伴隨在小提琴周圍,起著色彩性的裝飾效果。中段先由樂隊奏出有莊重感的主題(樂隊中浮現出悲傷的聲音),然後主奏小提琴用雙震音加以裝飾變奏。第三段又回到第壹段主題,主奏小提琴更加弱,而樂隊的裝飾中增加了絢麗多彩的效果。
第三樂章(20:50),不太快的小快板到活潑的快板。引子部分繼承了第二樂章有如回憶般的平靜氣氛,然而在壹陣定音鼓之後,小提琴開始活躍起來,光輝燦爛的,有時又略帶頑皮的,就像壹個快樂的天使。前面十幾小節的前奏實際上是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之間的過渡,當歡快跳躍的主題出現時,與前面樂章形成鮮明對照,令人心情頓然振奮。在E大調上奏出的第壹主題經過多次反復,越來越顯輕快,在光彩耀眼的經過句之後,第二主題以B大調出現,樂隊強有力的助奏增添了不少戲劇性效果。第二主題與第壹主題有許多壹脈相承的聯系,此後,主奏小提琴與樂隊相繼將主題動機進行各種變化。展開部由主奏小提琴以第壹主題開始,樂隊也相繼奏出部分第壹主題的動機,並加以變化。再現部中,第壹、第二主題同時以E大調出現;結束部中,主奏小提琴奏出極為華麗的長長的顫音,然後以活潑而強有力的震音,帶動樂隊全奏結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