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作者不是泰戈爾,而是出自香港著名言情小說家張小嫻所作的《荷包裏的單人床》。《飛鳥與魚》又名《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全文如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就站在妳面前,妳卻不知道我愛妳;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妳面前,
妳卻不知道我愛妳,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妳;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妳,
而是想妳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妳,
而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夠在壹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彼此相愛 ,
卻不能夠在壹起 ,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 ,卻裝作毫不在意;
所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星星沒有交匯的軌跡,
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尚未相遇 ,便註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壹個翺翔天際,壹個卻深潛海底。
擴展資料
《荷包裏的單人床》在2000年版中,張小嫻專門就這個文壇公案作了澄清。序中說,小說完成於1997年5月,講的是壹個暗戀的故事,封面那段話是借書中主人公蘇盈之口說的。原文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壹方,而是,我就站在妳面前,妳卻不知道我愛妳’。
許多人堅持泰戈爾對這首詩的所有權,依據是《讀者》雜誌2003年第14期上的引詩,署名是泰戈爾,摘自同年第5期《女子文學》(現改名《女子文摘》)。但據《女子文摘》壹位編輯透露,這首詩是從網上弄來的。
雖然不是泰戈爾作品,但其中飽含深情苦痛,與他詩的氣質驚人地相似,讓人無法不相信不是出自他之手。可見他作品對世人影響如此之深。
百度百科-飛鳥與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