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如何掌握小提琴右手握弓技巧

如何掌握小提琴右手握弓技巧

摘要:對初學小提琴的人來說,似乎左手按音是難點,其實從長遠看右手的運弓才是真正難以掌握的。要想學好運弓及其技巧,基礎的基礎是首先學好握弓。小提琴握弓包括右手手指,手腕,小臂,肘關節,大臂,肩部,還有胸背肌肉群。這些部位的協作***同構成了右手運弓的基本功能。下面就和小編壹起了解小提琴入門及右手握弓技巧。小提琴入門教程

1、握弓

右手握弓,拇指尖須緊靠螺旋套(弓根),其他手指執住弓桿,使手背成自然弧形。手指需要柔軟的彎曲。

弓桿位於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末節中(即指端),拇指恰與中指相對,小指的指尖,輕松的放在弓桿上,使易於適應需要,向前或向後移動(上弓時向前移動,下弓時向後移動)。四指之間,略須靠攏,不可單獨分開,否則顯得笨拙而不雅觀。

2、運弓

優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就運弓而言,取決於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這3種因素的不同結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①分弓:壹弓演奏壹個音,音要拉的幹凈,清楚;

②連弓:壹弓演奏許多音,在很多樂曲中都會用到,是最常用的弓法之壹;

③頓弓:音與音之間斷開;

④跳弓:弓毛離開琴弦。這4類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紀中期,連頓弓,即在壹弓中連續快速演奏許多音與音之間是斷開的音,被人視為絕技,隨後又出現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聽起來或看起來像跳弓壹樣。所以人們把小提琴演奏藝術稱之為“運弓的藝術”。

3、音準

歌唱和樂器演奏中所發的音高,能與壹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稱為音準。有些樂器在制造或調音時就有音準要求。歌唱和樂器演奏過程中,隨時都要通過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來解決音準。音準的取得,有賴於敏銳的聽覺、優良的樂器、精湛的技巧與適宜的演出環境。

樂器的形體結構、音孔位置、張力變化以及空氣濕度,包括琴的各個部件的配合.都與音準有關。就弦樂器講,長時間演奏及氣溫上升,均使弦松弛,因此弦樂器音準的突出問題是如何矯正偏低。

就管樂器講,雖然氣溫上升使管體略微伸長,但同時氣壓降低,聲速提高,頻率也隨之增高(據實測,氣溫每升10℃可使管樂器發音升高3音分),因此管樂器音準的突出問題是如何矯正偏高。

歌唱及弦樂器、管樂器的音準,當有鋼琴伴奏時,都以平均律為準則;但由於平均律的許多音程聽起來並不嚴格協和,所以在獨唱、獨奏、重唱、重奏時,常常需要偏離平均律而趨近純律或五度相生律,才算達到音準要求。

4、音級

具有七個唱名(do、re、mi、fa、sol、la、si)或音名(C、D、E、F、G、A、B)中任何壹個名稱的音,每壹音級有數種不同的音高,用變化音記號區別,各音級之間的相互關系為音樂中壹切音高關系的基礎。

5、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樂演奏所掌握的最具表現力的演奏技巧之壹。在樂句適當的地方加上適當的揉弦,會比沒有揉弦的樂句在聲音上要生動的多。

揉弦是壹個小提琴演奏很有表現力的技巧,用它可以來表現不同風格和特征的每壹個音或每壹個樂段。揉弦的要點是怎樣找到手的最佳動作,用速度快慢、揉弦寬窄來演奏出每壹個樂段獨特的風格和特征。

肘臂揉弦和手腕揉弦,兩者都要練習。以能夠表現出最好的音樂特征,來選擇揉弦的速度和寬窄。

在手腕前後揉動時,帶動手指的關節,手指的觸弦點不能隨著手腕的揉動而移位。在練習手腕揉弦時,可先從三指開始。因為用三指揉動可以使動作更為寬松,然後再練習二指和壹指。

而練習四指時,還可將三指緊靠四指幫助揉動。這樣的練習會使顫動的效果更為自如。在手腕揉弦練習的基礎上也可逐漸學習和熟悉手臂的揉弦和手指的揉弦。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豐富演奏上的表現力,適應於各種力度和情緒變化的需要。

6、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稱之為把位。靠近琴頭的把位為低把,靠近琴馬的為高把。從壹個把位換到另壹個把位,稱為換把。換把位的方法有多種,例如空弦換把,同指換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換把等。

換把時產生非演奏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訓練不足的標誌。部分情況下,滑音可以使音與音之間的連接富於變化,增加壹個優美的過度。特別是結合換把使用滑音,是壹種富於表現力的演奏手段。

7、雙手技巧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音階、雙音、換把、揉弦、泛音、左手撥弦。

右手技巧有:連弓、分弓、頓弓、連頓弓、跳弓、波弓、擊弓、碎弓、右手撥弦。

註:在不拉小提琴的時候,壹定要把琴弓松開。長期緊繃會縮短使用壽命。

如何掌握小提琴右手握弓技巧

小提琴握弓分為幾個部分,包括右手手指,手腕,小臂,肘關節,大臂,肩部,還有胸背肌肉群。這些部位的協作***同構成了右手運弓的基本功能。在練習中,我們經常對幾個部分的協同運作做針對練習;但在演奏中,它們會根據不同的技術需要組成多種運動結構。

小提琴握弓技巧

例如:上半弓分弓主要要依靠小臂進行活動,自然跳弓則是以手腕為主,配合手指來運動,而全弓,則需要手腕,小臂,肘關節和大臂的協同運動。所以右手運動按照不同的部位的配合分為兩種結構運動。肩臂和指腕運動。

肩臂運動

由於右手部分的生理結構造成了右手肩臂只能進行下列三項有限的運動:

1、小臂的開合運動;

2、小臂以肘關節為中心的轉動;

3、大臂的轉動這三項運動的***同特征是杠桿架構。同時分為兩大杠桿架構:以肩部為的大臂杠桿,它不單支撐,控制大臂的主要活動,同時還通過手臂的關節來影響小臂,手和手指的許多動作。以肘關節為支點的小臂杠桿,除了起到調節和傳承力量之外還承擔著運弓的主要動力。

指腕運動

同樣也是由兩個杠桿構成。壹個是以手腕支點為主的手掌杠桿,兩壹個是指根關節位支點的手指杠桿。由於關節多,結構緊密,協同合作時要求的協調性很強。指腕的運動有5種動作:

1、換弓換弦時的垂直動作;

2、弓根,弓尖換弓時的水平動作;

3、弓桿靠近指板或琴馬的縱向轉動;

4、直接影響弓弦角度和接觸的垂直轉動;

5、弓根換弓時的水平轉動。

稱之為右手永遠的蹺蹺板。這些蹺蹺板的協同***同的構成了通常所說的“右手舵式運動”。

小提琴持弓能力

小提琴握弓壹般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德國式、法比式與俄國式。

德國式:食指較前的第壹,第二節之間平壓弓桿,拇指和中指相對所有手指緊密排列。

法比式:食指第二節最後端斜壓弓桿,食指和中指有間距,拇指對著中指。

俄國式:食指二節,三節寫壓並包住弓桿,食指中指間距很小。卡爾弗萊什本人認為俄國式的持弓方法是最效率的。壹方面保持弓子的最大平穩,另壹方面最為省力。因為他們的爭論重點集中在拇指,食指,小指的接觸位置上。充分詳細毫無爭議的說明了右手手型和握弓技術的關鍵在於這三個手指。

1,對於弓桿本身重量的支撐幾乎完全來自右手拇指。當弓離開弦的時候是什麽給了弓向上的托力?是拇指!是什麽在承受整個弓桿的重量?是拇指!在此同時小指則是起到平衡的作用。

2,離開了拇指的支撐,任何握弓動作都會土崩瓦解。在運弓過程中除了弓本身的重量,還有大部分的壓力來自手指,手掌,手臂的下壓。而在練習或是演奏中,右手拇指對不同音色,音質,音量的變化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在運弓時。握弓的四個手指對弓桿的施壓是在變化的。在下弓時(運弓方向朝下,至上半弓),手指對弓桿的壓力偏向食指和中指;而上弓時(運弓方向朝向弓根)食指和中指對弓桿的壓力就要減少,同時為了弓桿的平衡,握弓的重新要稍微偏向小指和無名指。右手拇指支持了這種手指握弓的壓力。

4,右手食指是杠桿上的重要力點。食指會影響弓對弦的壓力。而食指位置和姿勢(平壓,斜壓)就會改變弓桿上力矩的變化。會對運弓質量產生很大影響。

5,小指。主要是體現在下半弓和弓根的作用,其作用是保持平衡。

沒小指的的作用,弓子沒法拉到弓根。

小提琴右手手型

右手手型因人而異,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壹定要有壹個“參考對象”。右手手型應該根據手指在運弓中的控制來決定。要和諧。但是握弓的手,無論如何不能捏著弓子,而要形成壹個以食指,拇指,小指為杠桿構架的“蹺蹺板”。

不妨提供壹個參考對象:拇指和中指形成壹個圓環,目的壹是套住(提住,勾住?等等“住”)弓桿不從手中脫落。有些誇張的演奏者因為堅持拇指不對中指,曾在舞臺上掉落弓子而框瓢。二是保持右手圓型,能夠起到放松右手的作用。食指把除手臂壓力和重量傳上弓桿還要配合小指和手腕的運動。小指的主要保持弓子的平衡,消除多余的力和給予缺少的力。無名指作為小指的輔助,起到增強對弓桿的鞏固作用。

弓尖右手腕壹般總是持平或低於手背高度。目的在於弓尖仍然保持弓弦角度。手指力度重心則偏向食指中指。中弓中弓要平衡,角度要持平,不然碰弦?此時是右手手指都在發揮作用的時候。弓根除了永久的話題:垂直。之外手腕要擡起,肘部自然下放。小指與無名指這是不僅需要控制運弓方向,還要抵消弓桿的重量。這個時侯食指可以采取抱住弓桿的方式來減輕弓根運功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