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鄂霍次克海簡介?

鄂霍次克海簡介?

鄂霍次克海 (俄語:Охо?0?7тское мо?0?7ре;羅馬化寫法:Okhotskoye More;英語:Sea of Okhotsk)是西北太平洋的壹個海,得名於鄂霍次克。舊時日本稱為“北海”(Hokkai),後來改指位於歐洲的北海,故今改用俄語音譯 (Ohotsukukai,オホーツク海)。

鄂霍次克海東為堪察加半島,東南為千島群島,南為北海道島,西、北為西伯利亞,西南為庫頁島。在韃靼海峽與拉彼魯茲海峽 (宗谷海峽)與日本海相連。當地最著名的景觀為冬季在海面出現的浮冰。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位於千島群島和亞洲大陸之間。經宗谷海峽(拉彼魯茲海峽)通日本海,經千島群島各海峽連接太平洋。

鄂霍次克海原稱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俄國人於17世紀進至鄂霍次克海,1731年建立鄂霍次克區艦隊,基地設在鄂霍次克港。1855年,區艦隊基地遷駐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海底地形自北向南傾斜,北部大陸架寬廣,東南部有著名的千島海盆,最深處達3521米。沿岸大部高峻陡峭;堪察加半島西岸、薩哈林島和北海道島北岸低平,多瀉湖,岸線較平直。大海灣有舍列霍夫灣、薩哈林灣和捷爾佩尼耶灣。有黑龍江、奧霍塔河等河流註入。沿岸港口有:蘇聯的馬加丹(軍港)、鄂霍次克、科爾薩科夫(軍港)、北庫裏爾斯克和日本的網走等。

南北最長2460公裏,東西最寬1480公裏,面積約152.8萬平方公裏,平均水深838米。北部有寬闊的大陸架,往南水深增加。中部水深1000-1600米,東部最深處達3658米。海岸線較平直,總長10460公裏。較大海灣有舍列霍夫灣、烏德灣、太灣、阿卡德米灣等。海水北淺南深,平均深度821米,北淺南深,最深處3521米(千島海盆)。水容量達136.5萬立方公裏。鹽度32.8—33.8‰。

鄂霍次克海北淺南深,北部近岸是大陸架區,中央是大陸坡區,南部薩哈林島(庫頁島)東側和千島群島內側是兩個深水海盆。海盆邊緣的千島群島位於地殼活動帶,海底常發生地震和火山活動,有30個活火山和70個死火山。鄂霍次克海南北氣候差異明顯。北部處於高緯度,又伸入亞洲大陸,具有副極地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南部受海洋調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1000 毫米以上。1月北部平均氣溫-24℃,南部-10℃;8月北部平均氣溫11℃,南部則為17℃。冬季來自大陸的幹冷西北風,不僅可以激起海面大浪,而且引起大範圍降溫,使大部分海區結冰。北部壹般11月開始結冰,冰期持續到來年6月,南部冰期大多不超過3個月。海區結冰或有浮冰,不利於航行。海區表層海流大體是從東北經中部 、千島群島流向太平洋,與白令海來的海流匯合形成氣旋式環流。海區因有寒流和暖流交匯,而有濃霧形成。海水中營養鹽類較多,利於海洋生物繁殖,產堪察加蟹、鮭魚、鯡魚、鱈魚、鰈魚等。重要港口有馬加丹、鄂霍次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