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僅三個月,英國 *** 經仔細權衡,不顧美國阻撓,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和國是中國"法律上的 *** "。
應中方的要求,中英兩國從1950年上半年開始了艱苦的建交談判。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英國在對臺問題上所持的騎墻態度致使兩國關系壹直麻煩不斷,建交談判曲曲折折,曾因朝鮮戰爭的爆發而壹度擱淺。
但中英兩國都有改善彼此關系的誠心與願望,雙方能夠擴大***識,減少分歧,日內瓦會議後不久,兩國便互派代辦,這種代辦級"半建交"關系的建立是新中國外交史上的創舉。分析這段特殊的外交歷程,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壹、利益的驅使--外交承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和國宣告成立,中華民族近百年屈辱的外交史壹去不返。 *** 代表中央人民 *** 向全世界發表公告,宣布中央人民 *** 願意同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 *** 的任何外國 *** 建立外交關系。
[1]同日,中國外交部長周恩來把中央人民 *** 的上述公函致送各國 *** ,周恩來在公函中說:"我認為中華人民***和國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是需要的。"[2]當時,中國制定同外國建交的三項原則是:與臺灣斷交、支持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尊重中國 *** 。
新中國的中英關系也是基於上述原則開展的。 1950年1月6日,英國外交大臣照會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 *** 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宣布: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從即日起承認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 *** 為"中國之合法 *** ",表示願意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 *** 的基礎上與新中國建立關系。
英國 *** 同時發表聲明,撤銷對 *** 殘余集團的外交承認。[3]縱觀中國近百年革命史,英國 *** 歷來對中國革命采取不同情的態度,甚至在壹系列問題上采取了敵對的行動,那麽,是什麽原因促使英國如此迅速地做出這壹外交決策呢?這並非是權宜之計,而是英國 *** 權衡利弊後的務實政策。
壹般說來,壹個國家的對外政策都是根據本國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的需要制定的,這就決定了英國的對華政策不是消極地追隨美國,而有自己獨立的壹面,它更多地體現了英國自身利益。戰後,英國對華政策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和擴大英國在華的壹切利益。
首先,英國在舊中國有很大經濟利益。它在舊中國的龐大投資,雖然在中國人民革命勝利前抽走了很多,但據估計,仍有10.33674億美元,[4]占各國在華投資的1/3,居第壹位。
中英貿易也是英國所重視的。二戰前,英中貿易總額達1.06億英鎊。
二戰後,由於美國霸占市場,英中貿易呈下降趨勢,1948年降至600萬英鎊。這時,美國不僅不願意承認新中國,甚至認為考慮這個問題的時機還未到來。
[5]中國革命勝利後,必將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而四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使英國對華貿易具有良好的前景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美國既然甘願退出中國市場,英國便自然想趁機填補這巨大的貿易空白。
要恢復戰前在華經濟地位,英國就必須與新中國 *** 建立穩定的健康的關系。其次,英國承認新中國也著眼於英國在香港地區的地位和利益。
中國大陸的解放使英國對香港的前途深感擔憂。香港淪入英國手中是歷史上不平等條約的產物,而中央人民 *** 已宣布不承認這些條約。
此外,香港的繁榮與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大陸。英國無意放棄香港這個重要的商業和金融據點,力圖維護對香港的統治。
英國人希望香港免遭 *** 控制,方法是強調香港在對華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並表示願意就香港的政治前途與 *** 進行討論。他們認為,只要承認 *** *** ,這兩個方法就能加以利用。
最後,還應當指出:英國的外交承認除了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外,還有其政治目的。冷戰中,英美兩國壹樣,都不願看到中蘇結盟,而試圖通過外交承認來爭取中國,至少使中國不過分傾向蘇聯。
1949年12月16日,英國在給新西蘭首相的壹份絕密電報上宣稱:"對抗俄國影響的唯壹辦法就是讓 *** 與西方接觸,越早接觸越好"。[6] 綜上,英國是基於自身利益才率先承認新中國,並試圖協調與新中國的關系,但我們應當贊賞此舉,認為這種外交承認是明智的,務實的。
當時的上海《大公報》指出:"英國的承認擴大了英國同美國的分歧,並且將英國人民的友誼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截然區分開來。[7]的確,這壹外交承認有助於新中國在對西關系中打開缺口,發展同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
二、分歧與鬥爭--建交談判 英國承認新中國並不表明它對中國 *** 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的贊同和肯定。正如戰時首相丘吉爾聲稱:"承認壹個人的存在並不壹定是壹種贊同之舉。
。建立外交關系並不是表示恭維,而是要獲取便利。
"[8]由於中英兩國對"承認"的理解和立場存有差異,英國尚未斷絕與臺灣的壹切官方關系,因而尚不具備正式建交的條件,兩國遂從1950年3月2日起開始建交談判。 中國 *** 在談判中要求英國 *** 澄清三個問題,即:英國 *** 必須徹底斷絕與 *** 民黨的關系,澄清它的代表在聯合國對中國代表的投票行為,以及英國 *** 在英國、香港和其他英國屬地的 *** 的各種機構和中國的國家財產所持。
“中英關系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這是2007年1月18日來華訪問的英①把事物看成壹個變化發展的過程。
中英雙方面對現實,著眼未來,從戰略高度和長遠眼光規劃兩國關系,指引著兩國關系健康發展。②堅持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中英兩國從***同的國家利益出發,摒棄前嫌,求同存異,創造性地發展了兩國關系。③正確對待事物前進中的困難。
面對矛盾與摩擦,中英兩國堅定信心、友好磋商,積極謀求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建立,迎來了中英關系發展歷史上的最好時期。 本題考查獲取解讀信息的能力,考查對發展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解答時首先要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雙方妥善處理關系發展中的困難,著眼於未來,采取可行的措施,推動了兩國關系的發展。在分析的過程中,將相關信息與發展的有關觀點進行對接。
如何看待近代以來中英關系的發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歷史上的中英關系是 *** 裸的帝國和半殖民地的關系,中英之間爆發過兩次鴉片戰爭。
中國鴉片戰爭的失敗和壹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政治上,滿清 *** 開始壹步步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 *** 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逐漸由壹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經濟上,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卷入世界市場;原本占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壹部分。
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但是外國資本主義進壹步激化了階級矛盾,壹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思想文化上,鴉片戰爭後有壹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拋棄陳腐觀念,註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萌發了壹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封建思想起到了壹定的沖擊作用。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從反封建變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國從封建社會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壹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 ***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 *** 簽訂了壹系列不平等條約。
鴉片戰爭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鬥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 *** 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中俄北京 留守北京和洋人周旋的恭親王奕欣 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占中國西部領土制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壹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3、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4、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 *** 的影響和控制。 5、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占領京城,火燒圓明園,對中國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沈重打擊,地主階級分化,部分滿清統治者痛定思痛,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從而開始了“洋務運動”,迎來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興。
6、喪失大片領土。 割讓給英國的九龍半島只是彈丸之地,而割讓給沙俄的領土則前後達150萬平方公裏之巨,奠定了後來中華民國的版圖基礎。
7、戰爭結束後,清 *** 得以騰出手來鎮壓太平天國,勉強維持了其統治。《北京條約》剛壹簽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 *** 認真“履行條約”,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
1861年1月,清 *** 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62年1月,清 *** 對太平天國事件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引用外國軍隊來幫助其鎮壓內亂。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 *** 的統治得以繼續維持.第二次鴉片戰爭,清 *** 再壹次向外國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廣大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鬥爭從未停止過。
他們在英法聯軍所到之處,奮起進行保衛祖國的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各個歷史時期中美關系的變化並舉史實1、追隨英法,染指中國。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美國追隨英法加入侵略中國的行列。向中國走私鴉片,強迫清 *** 簽訂《中美望廈條約》,以攫取侵華特權。19世紀60年代覬覦我國領土臺灣。
2、"門戶開放",獨立侵華。19世紀末美國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壹,但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時,因忙於美西戰爭而錯失時機。為加深和擴大美國在華侵略權益,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即在承認列強在華侵略權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這壹政策的提出,標誌著美國有了獨立的侵華政策。從此,美國在華侵略勢力壹天天擴大。
3、扶黎扶蔣,控制中國。辛亥革命失敗後,中國進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各國紛紛尋找在中國的代理人。 "壹戰"期間美國扶植黎元洪,20年代後期積極扶植蔣介石政權,從而實現了控制中國(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間美國對華商品輸出(1931年)躍居第壹位。
4、"二戰"期間,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卷人戰爭。為打敗***同敵人,中美建立起合作關系。美國從軍事、經濟等方面援助中國的抗戰,中國戰場的抗戰有力配合著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軍的作戰。
5、扶蔣 *** ,控制中國。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憑借強大的實力,美國力圖稱霸世界。為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美國實行扶蔣 *** 政策,出錢出槍援助蔣介石發動 *** 反人民的內戰。1950年派遣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阻撓我國對臺灣的解放。
6、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走向對抗。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拒絕承認,並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和國實行軍事包圍,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致使中美關系走向全面對抗。後在朝鮮兩國進行戰爭。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進道路,壹波三折。20世紀70年代蘇美爭霸,美國處於守勢。尼克松上臺後,美國對外戰略進行收縮。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中美簽訂上海公報,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國同意在臺灣間題上的"斷交、撤軍、廢約"三原則,中美發表建交聯合公報。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關系。
中美正式建交後,雙方在廣泛的領域開始了合作關系,對中美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諸多矛盾沖突。美國始終末放棄霸權政策,在中美關系上圍繞著 *** 、人權問題等百般刁難中國,致使中美關系的發展呈現出壹波三折的特點。尤其是 *** 成為中美關系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