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茴香豆是什麽梗
出自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常用來形容對賣弄行為的不屑與諷刺。
孔乙己身為舊社會下的知識分子,被封建制度和科舉制度所毒害,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當他在鹹亨酒店喝酒時,總會向小夥計炫耀自己的知識,就比如“茴香豆有四種寫法”。
孔乙己在得知記賬的小夥計知道“茴”字如何寫後,又詢問小夥計知不知道“茴”字的四種寫法。這充分揭露出孔乙己在現實中表現出的“迂腐”,而支撐他的“迂腐”的是強固的文字信仰。
其實,文字由繁到簡,是壹條規律,茴香豆有四種寫法,但這四種寫法除了“茴”,其他三種都只是生僻字,沒有什麽實際用途。而孔乙己卻把它們都記起來,還用來炫耀。這種迂腐落後的思想行為勢必不受人喜歡,難怪小夥計毫不熱心,要“努著嘴走遠”。連小孩子也對他“多乎哉,不多也”的陳腐言論報以嬉笑,在笑聲中走開了。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壹篇小說,也是該篇小說的主人公
這篇小說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作為壹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缺乏實際技能,只會諸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這樣的迂腐“知識”。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館“鹹亨酒店”裏人們嘲笑的對象,後來因為偷書而被打斷了腿。根據小說的內容,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裏,替他取下壹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小說暴露了當時的壹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鉆故紙堆,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小說塑造了孔乙己這樣壹個可笑又可悲的底層人物形象,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