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先後提出了什麽得到同濟社會的廣泛響應介紹如下:
我國政府提出了“和諧世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
如何理解“和諧世界”?
和諧,是中國古人的壹種社會理想,是植根於東方文化的壹種獨特價值追求。有人說,從字面上看,“和諧”就是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能開口說話。這話雖然有點望文生義,倒也不無道理。實際上,和諧,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那種特別協調、恰到好處的狀態。古代中國人特別強調以和為美,以和為貴。
孔夫子講究“中庸”之道,董仲舒倡導“天人合壹”,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壹個社會要和諧是很不容易的。
壹部中國古代史,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少之又少,就像毛主席詞中寫的:“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近代以來,為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壹次又壹次革命,壹場又壹場戰爭,人們更加不可能安享那種田園詩壹樣的生活。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
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
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