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日本福岡 滅門

日本福岡 滅門

中國留學生日本福岡滅門血案 及留學生在日犯罪案件透視

2003年6月20日,日本福岡市東區箱崎碼頭的博多海灣,兩名工人在碼頭作業時,看見有人漂浮在海面上。福岡市警察署有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打撈上來大人小孩***4具屍體。經查明,4具屍體是居住在該區的從事服裝制品出售業的松本真二郎夫婦及11歲的兒子和8歲的女兒。屍體均被重物拴住,手被手銬銬住,腳和頸部有被捆綁的痕跡。搜查本部經過調查認定,兇案為多人所為,他們大約在6月19日深夜11時左右,闖入松本真二郎的家,先是將熟睡中的11歲兒子松本海和8歲女兒殺害,隨後殺害了正在洗澡的松本妻子———松本千加。6月20日淩晨1時20分左右,他們又將剛回家的松本真二郎殺害。在將松本壹家四口人滅門之後,他們又開著松本真二郎的奔馳驕車和另壹輛奧迪驕車將還處於假死狀態的松本夫婦及兩個孩子的屍體,運到3公裏外的博多海灣,將4人銬上手銬身上掛上鐵啞鈴,然後沈入大海之中。

最初,從日本警方到日本社會,壹般都認為這壹定是有組織的黑社會所為。然而,案件隨著壹張嫌疑犯照片的公開,出現了重大突破——數名中國留學生與案件有關,隨著偵破工作的深入而終於發現,案犯就是3名圖財害命的中國留學生!

2004年1月12日,日本***同社報道稱,福岡市去年發生的殺人拋屍案時隔半年後終於水落石出,在日中兩國緊密的國際調查合作下最終告破。

犯罪嫌疑人王亮,21歲,楊寧,23歲,都是吉林長春人。他們分別於8月19日、8月27日被中國遼陽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魏巍是福岡壹所計算機專門學校的學生,於8月6日準備出國潛逃時,被日警方扣留。王亮於2002年4月往日本留學,在福岡市中央區的日本語學校上學,楊寧也是這家日本語學校的畢業生,於去年4月考入北九州市內的私立大學。據王、楊二人供述,作案的動機為:留日期間沈重的課業和單調的生活、經濟的窘困,使王亮和楊寧逐漸厭倦了留學生活。這時王亮因沒有錢按時交學費,被學校開除了,而楊寧也未付清學費。兩人決定回國,考慮到家人花錢供自己出國不容易,決定弄點錢再回國,隨後夥同犯罪嫌疑人魏巍殺害了松本壹家。但將松本全家殺害後,只在松本家找到了4萬日元。而魏巍談到作案動機時供稱,作案目的不是獲得金錢,而是為了朋友之間的“義氣”,才和他人壹同作案的。

3名中國留學生涉嫌福岡滅門血案,震驚整個日本社會。在福岡血案之前,2002年1月18日,日本大分縣山香町發生了壹起搶劫殺人案件,素有“中國留學生之父”美稱的日本老人吉野諭慘遭殺害,令所有認識這位老人的中國人都深感痛心。5名犯罪嫌疑人中亦有4名竟然是中國留學生。

近年來,在日外國人犯罪案件有上升趨勢。根據2003年9月份日本警視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03年上半年,在日外國人犯罪案件超過了9000 起。而2003年上半年日本全國警察立案的外國人犯罪中,中國人犯罪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2.4%。在外國人犯罪總數中占了40.1%。日本教育學家們指出,外國人犯罪數量增加問題,除去犯罪者本身的原因外,與近十年來日本經濟停滯不前及日本社會相當排外、外國人在日生活艱難不無關系。

經濟壓力成為中國留學生海外犯罪的重要誘因,“中國留學生之父”吉野諭被殺壹案中,犯罪團夥嫌疑人都在生活中遇到壹定的經濟困難,有的學費無法交出,有的房費、食費無著,有的被迫退學。犯罪前保留日本文學專業學籍的嫌疑犯安逢春分期交納每年43萬日元的學費。他在吉野諭公司努力打工,但在案件發生前卻向校方表露自己的窘境道:“父母寄送的生活費遲遲未到,還找不到打工”。安逢春房間入口處的打工信息雜誌堆積如山。“沒有喘息時間,不停地打工”是同為中國留學生的真實感受。

而赴日留學生素質的下降則為犯罪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到達日本後的照顧等接受留學生的不完備等問題亦透過案件浮現出來。被殺害的吉野諭長子吉野孝喜(48歲)認為“只是高喊國際化,留學生赴日後的照顧不周。為了以後赴日的留學生,也為了使父親不白白死去,應該趕快建立不會給市民帶來不安的體系。”

總的來看,中國留學生在日犯罪只是極少數現象,但福岡血案這類作案手法極端的惡性案例嚴重影響了中國學生形象。日本人對華人的戒備心理正在增加,不信任情緒在當地蔓延,而且導致很多無辜的旅日中國人受到牽連和歧視。現在只要壹發生旅日華人犯罪事件,特別是惡性犯罪案件,日本警方就會大規模出動,專門搜查華人集中居住或工作的地區,在那個地區的華人就會受到毫無原由的刁難或是訓斥。旅日華人在日本的犯罪情況亦成為日本媒體炒作的話題。

2003年8月24日,我國國務委員唐家璇在北京會見了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野中廣務壹行,雙方決定,我國將派遣警務人員到日本常駐,協助日本警方打擊中國人在日犯罪問題。12月20日,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日本新華僑華人會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部在東京舉行座談會,向廣大在日華僑華人發出了“ 反對違法犯罪、樹立華僑華人良好形象”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