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文明的文字是什麽樣的?
瑪雅象形文字 西元前後,瑪雅象形文字出現,並在五世紀普及瑪雅地區。使用獨特的象形文字,是將神明的頭像加以誇張化和抽象化而制成。瑪雅文字似漢字。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瑪雅雕刻文字既代表壹個整體概念,又有各自獨特的發音。這類似於日語中的漢字與假名的關系,如瑪雅文中的“盾”(pakal)既可以寫成壹個表意的象形單字,也可以分成三個表音文字“pa”,“ka”,“la”。其中,“la”的元音是根據俄國學者Yuri Knorosov研究的CVC原則。瑪雅象形文字的發展水平與中國的象形文字相當,只是符號的組合遠較漢字復雜,塊體近似圓形或橢圓。字符的線條也依隨圖形起伏變化,圓潤流暢。瑪雅文字的壹個字符中大的部分叫做主字,小的部分叫做接字,字體有“幾何體”和“頭字體”兩種,另外還有將人,動物,神的圖案相結合組成的“全身體”,主要用於歷法。瑪雅文字的讀法為,從上至下,兩行壹組,以“左→右→(下壹段)左→右”的順序讀。瑪雅文字艱深晦澀,至今能譯解的不足三分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