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民最尊貴,他們是國家的根本和主人;國家因為人民而存在;國家領導處於從屬的地位。”
這句話出自《孟子》。
原文節選: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翻譯: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應允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應允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國家,就改立國君。祭品豐盛,祭品潔凈,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擴展資料:
賞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意為從天下國家的立場來看,民是基礎,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體現了孟子社會政治思想。
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壹個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壹切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從根本來說,都是來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