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裏的“三把火”指的是什麽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裏的“三把火”指的是什麽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人們在現實生活裏經常說到的成語,比喻壹個新領導上任後,通常會以雷厲風行的姿態,做出幾件有影響力的,能服眾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才能、魄力和膽識。

新領導上任後,都要用實際行動給老部下來壹個下馬威,這樣做有利於自己開展今後的工作。

要深入地理解這個成語,需要從它的典故、含義和作用三大方面說起。

第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出自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跟諸葛亮有關。

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去做了軍師以後,諸葛亮看到劉備手下人才濟濟,自己若不拿出真本事很難讓大家信服。

於是,諸葛亮出謀劃策,在短時期內打了三個漂亮的勝仗,因為這三次勝仗都跟火攻有關,所以就叫“三把火”。

第壹把火發生在公元202年,當時劉備和曹操打得處在膠著狀態,諸葛亮給劉備建議“火燒博望坡”。計劃完成後,把曹操大將夏侯惇和於禁率領的10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沒。

第二把火是在公元202年之後,夏侯惇大敗之後,曹操覺得很憋屈,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討伐新野。劉備看到曹操大軍來勢洶洶,避其鋒芒,退守到樊城。實際上,這是諸葛亮給出的主意,目的是為了把新野騰空後,誘惑曹軍進城,然後來壹個甕中捉鱉。果不其然,曹操大將曹仁帶領10萬兵馬暢通無阻地進了新野城,在城中駐紮下來,當天晚上,又被諸葛亮來了壹個火攻,損失慘重。

第三把火發生在公元208年,就是著名的“火燒赤壁”,當時,曹操大軍多達20萬,劉備和孫權的聯軍不過5萬余人。出其不意的壹把火,把曹軍燒得非常慘重,曹操最後帶著幾十人狼狽逃命。這壹戰直接讓曹操元氣大傷,從此,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第二,“新官上任三把火”在現代語境裏的含義。

許多成語總是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其含義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如此。

在現代語境裏,“三”已經不是實詞而是虛詞,指代多次、幾次的意思。

“火”也不是指火光、光焰,引申為像火燃燒起來那樣轟轟烈烈、雷厲風行,看起來熾烈壯觀,能給他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第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作用和意義。

壹個新領導初來乍到,是半斤還是八兩,別人並不清楚,他唯有拿出真本事讓大家心服口服。因此,新領導上任後,都會拿出最好的狀態,最大的決心,最強的意誌,去幹幾件大事,用大事的功績來堵上手下的嘴,同時也給自己樹立威信和口碑。

說得再直白壹些,“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仕途上的壹種生存哲學,善於運用這種哲學的人,往往能做到壹切盡在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