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雅 嚴復對翻譯曾經提出信 (faithfulness)、達 (expressiveness)、雅 (elegance) 的標準,即“譯事三難:信、達、雅。”
該原則最早出自嚴復譯著《天演論》中的“譯例言”,其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因處於清朝救亡的危急時刻,所以嚴復對西方文明原典深以為然。
但“信達雅”的標準極難達到,嚴復亦將其名為“三難”視為畏途。基曾言“壹名文,月踟躕”也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翹譯事字典不離丟冷汪不離身”。
含義:
1、“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
2、“達”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暢明白。
3、“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
該原則壹經提出,即得到清末學人的推崇,並在不斷運用中得以發展和完善。如1932年林語堂著述《翻譯論》,對譯文評價提出了三重標準:重實、通順、美,即對原文負責,對讀者負責,對藝術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