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背後的神秘家族
康師傅牛肉面,康師傅礦泉水,康師傅冰紅茶……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食品飲料,是幾代中國人的記憶,而在它們背後, 是壹家低調到甚至有些神秘的臺商,這家臺商的主人,便是魏氏家族。
1989年,中國臺灣彰化縣魏家的四兄弟,帶著1.5億新臺幣的豐厚資金,踏上了大陸的土地。
那壹年,同樣來自臺灣的郭臺銘,在深圳為富士康裝上了第壹顆螺絲;香港首富李嘉誠也北上大陸,成為香港在大陸最大的投資者,那座占地80萬平米,至今仍是亞洲最大的商業建築群“東方廣場”,正是起於彼時;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也正在北京建設“國貿中心”,後來家喻戶曉的“金龍魚”正是他的傑作。
在那個特殊的年份,華人富豪們卻紛紛逆流而上,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困難的壹個時刻,給了最大的支持。
“血濃於水”,“海外同胞”這些充滿溫情的話語,替代了之前敵我分明的“海外勢力”,無論是港澳臺,還是海外華僑,在那時都感受到了最大的歡迎和溫暖。
魏家四兄弟,原本是彰化縣的農村青年,老大魏應州,老二魏應交、老三魏應充、老四魏應行。1978年,四兄弟從去世的父親手裏,接過壹家中小型的鄉鎮企業,主要加工生產蓖麻油和棕櫚油,作為大哥,那時25歲的魏應州所承擔的工作和責任自然最大,盡管勞心勞力,但時運不濟,經驗尚淺,工廠幾度陷入倒閉的邊緣。
有壹次,他因為還不起貸款,工廠直接被查封,眼看著父親壹生的心血在他手裏毀掉,他痛心不已。
但作為家族裏的老大,他還是要肩負起振興家族的責任。後來,他看上了椰子油這個新興的“健康食品”,舉債投資椰子油加工廠,結果大獲成功,不僅拿回了父親的工廠,幾年之內身家過億,成為臺灣新興的青年企業家明星。
當時的臺灣,正值經濟起飛階段,國民財富大增,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壹”。 富裕起來的民眾消費升級,更願意把錢花在提升生活品質上,所以椰子油這樣的產品,成為了當時的寵兒,也助力魏家兄弟東山再起。
帶著臺灣的成功經驗和資金,剛進入大陸市場的魏應州,幾年時間裏在多地開設食品加工廠,生產清香油、蛋卷酥、蓖麻油這壹類產品,產品雖好,但對於當時的大陸民眾來說,定價過高,消費不起,產品嚴重滯銷。眼看帶來的1.5億資金已經消耗過半,魏應州再壹次陷入了絕境。
火車上的壹碗面,起死回生
1991年,老四魏應行出差回來,告訴了哥哥壹件事:他出差時坐火車,在車上吃了從臺灣老家帶來的方便面,香味引得眾人圍觀,紛紛詢問這種面哪裏能買到?
這段旅行趣事讓魏應州看到了商機,在臺灣已經非常普及的方便面,許多大陸民眾都還沒有見過,這麽巨大的空白市場,那是多大的利潤啊!
1992年8月21日,魏應州投下800萬美元,在天津成立了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 主打“紅燒牛肉面”產品,而這款方便面的名字,就叫做“康師傅”。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第壹他們主打的是健康食品,第二當時大陸人人之間相互稱呼為“師傅”,入鄉隨俗,就取名為“康師傅”。
“康師傅”牛肉面推出時,定價為1.98元,對於當時人均GDP不到400美元的中國來說,這個價格雖然還是有些昂貴,但將方便面當成壹種打牙祭的“高檔食品”,還是風靡壹時的。
60年前,日籍華人安藤百福發明了方便面,從90年代開始在中國發揚光大,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火車、公路的四通八達,方便面更是成為旅行、夜宵、加班必備的食品,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著壹段和方便面有關的往事。
成為了國民食品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讓魏應州再次起死回生,並帶領著壹家人從此走上了頂級財富家族之路。
幾乎也是在同時,來大陸投資的臺商們越來越多,這壹方面是因為兩岸關系日趨緩和,壹方面是因為臺灣本土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和短缺,投資環境惡化,大陸這邊卻有著廣闊的市場和幾乎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提出“誰不改革,誰就下臺”的指示,堅定了改革開放的決心,而海峽對岸的臺灣當局,也放寬了政策,臺商對大陸的投資進入壹個高潮,成為僅次於港商的第二大投資者。
和魏應州同時來到大陸投資的郭臺銘,可以說是所有臺商裏,受到這個人口紅利最大影響的人。富士康創建之初,不過是壹家在集裝箱裏辦公的小作坊,幾年之後,富士康有了自己的工業園區,巔峰時期光是龍華廠區,就有工人30萬,整個工業園的配套設備壹應俱全,宛如壹個小城市。富士康的成功讓郭臺銘多次獲得臺灣首富的稱號,也成就了他的世界最大代工廠。
臺商與大陸最好的相互成全
當然,不僅僅是大陸的市場和人口紅利成就了臺商,臺商們的投資,也是在成全改革開放過程中,急需資金和技術的大陸。
東莞,這座城市可能最聲名在外的,是它的另類服務業,但只有真正去東莞生活、工作過的人才知道,這座城市的發展興起,可以說是因臺商發展,因臺商而崛起。 臺商在東莞的全盛時期,約有6000家,營業收入壹度占東莞市GDP的50%左右。
其實東莞的另類服務業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臺商帶起來的,這些見識過日本服務業的臺商們,將日本那壹套帶到了東莞,讓這裏成為全國“聞名”的城市。
賣了土地,拿了拆遷款的當地人,別的生意不會做,紛紛開起了酒店,而想要賺快錢的廠妹們,紛紛摘下了頭巾,帶上了水牌。臺商、港商、外商、中國各地的生意人,在此風雲際會,把各個酒店的VIP包房,當成了談生意的會客廳。南國小城,處處繁花似錦,酒綠燈紅,真好似: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可惜的是,這樣的“好景”,也有謝幕的時候。
從2016年開始,臺商在大陸的日子,越來越難了。東莞出現了大量的 臺商 撤離現象,數量壹度從高峰期的6000家跌到只剩2000多家。成本上升、市場飽和、產品缺乏創新,是臺商們撤離的主要原因。
越來越多的臺商把工廠遷到了成本更為廉價的東南亞,資本逐利,無可厚非。
而留在大陸市場的臺商們,也不見了往日的輝煌。“康師傅”依舊是“康師傅”,但卻突然賣不動了。吃泡面是不健康的,成為了中國人的壹種***識,現在外賣又快又便宜,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吃方便面呢。
壹直占有中國方便面市場50%左右的“康師傅”,首當其沖,利潤下滑嚴重,不復當年風光。 前幾年爆出的“黑心油”事件,不過是大家對於食品健康更為在意下挖出了“業內規則”。
2011年,在壹份評價大陸外資的評鑒報告中,臺商在大陸社會的“接受度”中排在最後壹名,臺商們旺旺自成小王國,喜歡與官員打交道,卻不願意跟勞工、鄰裏建立良好的關系。 多年在沿海城市打工的工人們之間也有***識,待遇最好的,是歐美工廠,其次是日本工廠,其次是港商的工廠,最後才是臺商的工廠。
時代總是在變化,第壹代的工人們,不會奢求宿舍裏要裝空調,每周能有休息日,他們只想多加班,多賺錢,用壓榨自己生存空間的方式,在壯年為外省老家存下壹幢房子,供起壹雙兒女,壹碗泡面,對他們來說,都是美味。
第二代的工人們,要有WiFi,要有休息,泡面他們也吃,那不過是為了省點錢可以去網吧,所以會出現“三和大神”,做壹天休三天,才會有“竊格瓦拉”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紅遍全網。
富士康的郭臺銘壹直搞不明白為什麽廠子裏的夥食那麽好,工資那麽高,卻接二連三有員工跳樓,於是請了幾個大和尚來做法,覺得肯定是有不好的東西在作祟。其實是他自己不願意去接受時代的變化。
幾十年來,差不多7萬多家臺商們來到大陸投資,其中有“康師傅”、“富士康”這樣創造大量工作崗位的巨頭,他們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這幾十年來,臺商和大陸相互成全,壹個得到了利益和規模,壹個得到了經濟發展,人口就業。
但是,時代變了,今天的方便面不再暢銷,今天的富士康流水線,不再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