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血濃於水 東亞病夫

血濃於水 東亞病夫

“血濃於水”這個詞兒,記錄著壹段西方(白 blood)列強不顧外交準則聯手屠殺中國人(黃yellow)的歷史,是兩個流氓國家合力欺負壹個“老大”弱國的理論依據, 是壹直沿用到今天的國際政治中“叢林法則”的最好體現,而且這個詞兒,至今在英語裏,還是壹個reasonable(公平合理)的行為準則。

但是“血濃於水”這個詞不知何時開始被咱中國人廣泛使用,引伸為“親情”,與這個詞的最初含義差別很大。這不有點蹊蹺嗎?

“血濃於水”壹詞,直譯自“The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壹名叫“Josiah Tatnall”(約瑟.泰特?)的美軍將領說出來的壹句名言。後來咱們的《簡明英漢詞典》(商務印書館)說是壹句西諺。咱也不是研究英文的,是早先,還是後來才成了諺語,咱也不清楚。

話說1859年6月18日,英國侵略軍抵達天津的大沽口,打算沿海河而上,攻入京津,逼迫清政府通過《天津條約》。他們遭遇了大沽口炮臺設防清軍的頑強抵抗。雖然當時太平天國聲勢正盛,清王朝國事糜爛, 壹塌糊塗,但大沽口的清軍卻打得不賴。他們用沈船堵塞了海河入口,並且故意示弱,不開火,等英國艦隊大模大樣逼近了,才突然開炮攻擊,幹掉了幾艘英國小船。英軍在陷入壹陣混亂以後,重新整隊,再度攻擊大沽口炮臺。英軍看到艦炮打不贏,就命英兵搶灘登陸,想從陸路進攻,拿下大沽口炮臺。結果英軍在海灘上死掉很多。 此時,在附近海面上,還泊著壹只美國艦隊。美國政府當時雖和英法俄壹道,從外交上逼迫清廷批準天津條約,但那時並未對大清宣戰,仍處於中立地位。其時,美國艦隊的司令官,叫做“Josiah Tatnall”的, 看見白種英國人進攻不力,正被黃種中國人在海灘上屠殺著。他就再也忍不住啦,不顧自己政府的立場,下令艦隊向大沽口炮臺的清軍開火,不宣而戰。並且命令美國士兵上岸幫助英國人。那麽他向屬下下的命令是什麽呢? 這個命令的原文就是:“The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濃於水 ”。 Josiah Tatnall的邏輯很簡單---因為要幫cousin(堂兄弟)英國人打東亞病夫,所以不宣而戰也無所謂。反正最後打贏了,“The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從此成為壹段“佳話”,壹個有名的西諺。 至於美國艦隊的司令官,他雖違背了美國政府的立場,卻沒有受到處罰,因為此舉為美國贏得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