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雪
二十四節氣之壹,每年在12月6至8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55°,北方地區會受冷空氣影響,常出現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積雪。
天候
大雪節氣,中國大部分地區及臺灣玉山的溫度最低都已降到了零度或以下。各地會降大雪,甚至是暴雪,因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區域。
古人雲:“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表示這種節氣時期,是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如同小雪節氣,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因此大雪,又是指降雪量大的雪。《左傳?隱公九年》:“平地尺為大雪。”
2、冬至
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壹、八大天象類節氣之壹,與夏至相反。冬至日是壹年中白晝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壹般都在西歷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歷用冬至所在月來定義十壹月。
天候
在冬至時刻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日亦是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壹年之中白晝最短,日影最長之壹日,北極圈呈永夜狀態,南極圈呈極晝狀態。冬至之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時數日漸增長,正午太陽高度也日漸升高,日影逐漸縮短。
冬至雖然是北半球理論上吸收太陽熱量最少的壹段時間,但因為地球土壤跟海洋釋放熱量會有時間延遲,大部分情況下最冷的時期不是冬至前後,而是發生在冬至之後,比如說大寒,根據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統計,最冷的月份是1月,之後是2月,接下來才是12月。
擴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壹歲中時候、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時候、氣候、物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經歷史發展,農歷吸納了幹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並通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了農歷的壹個重要部分。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