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是五銖錢?

什麽是五銖錢?

五銖錢是中國古銅幣的名稱,錢幣上有"五銖"二篆字,因此而得名。

銖?為古代的壹種重量單位,面文"五銖"二字的錢最初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 ,也就是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所以被稱為五銖錢。

秦朝滅亡後,西漢初期仍然使用秦朝制做的半兩錢,由於當時允許民間私鑄,所以導致出現了重量僅壹克的假錢,民間壹些不良商人還將秦制的半兩錢幣用剪刀剪下壹圈,七到八個半兩錢幣,就可剪出壹個半兩錢幣所用的青銅,他們用剪下的青銅又可以鑄造半兩,這樣壹來,導致貨幣市場非常混亂。

後來,呂後發現了這個問題,開始主張進行幣制改革,並親自參與了錢幣的設計,為了防止不良商販剪邊,所以在方孔圓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圍邊,規定五銖為計重單位,從此,漢五銖便這樣誕生,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實現了國家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管理,西漢時期的五銖錢,每枚重五銖,形狀規整,重量標準,鑄造工藝非常精良。

漢武帝在他的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壹直沒有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漢武帝最早實行的是三銖錢,重如其文,這是恢復銅鑄幣名義與重量相同的壹個措施,但是由於三銖錢與四錢重的半兩錢等價使用,於是又導致私鑄盛行非常混亂,到了建元五年春,"廢三銖錢,行用半兩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從新鑄造三銖錢並鑄造皮幣和白金(銀)幣,還頒布了盜鑄金錢者死罪的規定。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又進行了第四次幣制改革,這次改革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五銖錢的形制都有壹定的規定,錢幣"五銖"從此開始正式啟用,五銖錢重量適中,所以在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都鑄造過,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久的長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