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哪個人物最像他本人?
壹個人的作品難免投射作者的生活,寄予作者的理想,甚至有人認為書中人物就是作者的化身。赫連光光認為:在金庸創立的眾多武俠形象當中,最像他本人的形象就是張無忌。壹、不解“明”緣:赫連光光壹直認為金庸創造的《明報》,與張無忌接管的“明教”,同有壹個“明”字,絕非巧合。六大幫派圍攻明教挑戰光明頂,就是金庸創立明報之初所面對的局面。而後號令天下,群雄敬仰,活脫脫是壹個金庸成功之後的寫照。考據如下:金庸創立《明報》過程:1959年,離開長城電影公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歷35年,期間又創辦《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金庸任董事長期間,《明報》成為香港最有影響的報紙之壹,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報》。其對中國時局的預測和分析,是其它報紙不能比擬的。《明報月刊》則是華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對大中華關懷,深受全世界華人好評。金庸評張無忌: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復雜,也比較軟弱。他較少英雄氣概,雖然寬厚大度,慷慨仁俠,豪氣幹雲(其實他的俠氣最重,由於從小生長於冰火島,不知人世險惡,不會重視自己利益,因而能奮不顧身地助人),但不免也有缺點,或許,和我們普通人更加相似些……張無忌的壹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張無忌壹生只重視別人的好處,寬恕(甚至根本忘了)別人的缺點,像張無忌這樣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領袖……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事實上,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豐和張翠山之間、謝遜和張無忌之間父子般的摯愛。壹九七七·三月(作品後記) 張無忌的性恪之中,似乎少了壹些英雄豪傑之氣,但他於這個“俠”字,卻發揮得很充分。“俠”是並非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國家、自己團體、自己親友)的利益而去做義所當為的事,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士是不顧壹切(不顧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譽)、不接受任何代價而去追求正義,趙匡胤千裏送京娘,卻堅持拒絕美麗的京娘委身,因為他覺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義舉便有了代價,就不是高尚的俠義行為。西方社會中較少這種價值觀念,西方人常覺上帝(或教會)吩咐這樣做,便去做了,中國人的觀念是,自己良心覺得應當這樣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來生較好,未必是為了免得在地獄中受苦。武俠小說的最高原則,是宣揚俠義精神。英雄往往是為自己而做,俠士卻通常是為別人而做,有了代價,便少了俠氣。張無忌甘受滅絕師太三掌,在光明頂上奮身而擋六大派,不是求名,不是逞勇,只是覺得“應該做”,所以他決不會去和朱元璋爭做皇帝。二○○三·七月(作品後記)“不是求名,不是逞勇,只是覺得應該做”,這樣的話,赫連光光以為不僅僅是對張無忌的評論了,簡直就是金庸對自己行事原則和俠氣的詮釋。二、融化貫通:金庸和張無忌的壹大***同點都是“融化貫通”:張無忌集乾坤大挪移、龍爪手、七傷拳、太極拳等眾多絕學於壹身。金庸集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及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於壹身。三、感情歸屬:張無忌最後的結局是帶著趙敏歸隱。金庸最後也是攜自己的第三任夫人過起了隱逸的生活。在感情的走向和選擇上,張無忌和金庸也如出壹轍。四、成長類似:張無忌早年可謂受盡了折磨。從小在地理環境惡劣的冰火島長大,長大後還總是差點就被整死。金庸早年也算是命運多舛,翻開這位蓋世俠客的年表,早年很是不順,因為畫諷刺漫畫被學校開除過,想當外交官的理想也沒有實現。直到成為專欄作家開始,命運才有了轉機,直到創辦《明報》之後,才開始蒸蒸日上。五、情懷***融張無忌對趙敏說"倘若大家不殺人,和和氣氣、親親愛愛的都做朋友,豈不是好?我不想報仇殺人,也盼別人也不要殺人害人。”金庸的情懷其實也是“以和為貴”,這不僅僅是在張無忌身上有所表現,在很多其他作品中都有表現,如《射雕》中丘處機勸成吉思汗“不殺”,其實也是“和氣”所至。綜合以上種種,赫連光光認為,在金庸創造的所有武俠人物當中,最像他本人的就是張無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無忌就是金庸的壹個化身。金學浩瀚,本人也只是壹家之言,權做拋磚引玉,還望方家不要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