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早晚變化大,加上有的人喜歡暴飲暴食,於是常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根據藥廠壹項針對500位臺灣20到55歲成年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排除季節因素,近1年有過腹瀉經驗的人占85.5%;年齡31-35歲(不分男女)比例最高為24.8%;職業則以商業服務業39.6%居冠。
根據藥廠壹項針對臺灣20到55歲成年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排除季節因素,近1年有過腹瀉經驗的人占85.5%。壹旦發生腹痛、腹瀉的情況時,有的家庭藥箱內可見來自日本壹罐有喇叭標誌的止瀉用藥,常被拿來應急,作為緩解癥狀使用。這壹罐素來有「臭藥丸」之稱的止瀉藥,其中主要配方即是少為人知的木餾油。
這壹款日本止瀉藥,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用來針對軍人行軍餐風宿露、水土不良引起腹瀉的腸胃藥,適合濕熱、食滯證者,主要癥狀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與腹瀉等。目前在日本的瀉藥市場占有率超過壹半,在臺灣也是排名在前。為什麽臭藥丸有如此吸引人之處?什麽又是木餾油?
止瀉藥含木餾油 作為醫藥品使用
木餾油是從1830年時,德國人從木焦油中分離出來的,在當時是作為治療化膿傷口與外用消毒藥來使用。由於具有殺菌的作用,也被當成是食用肉品的防腐劑、鎮咳劑、治療肺結核的用藥,之後,才運用在腸胃疾病的治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