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現在中國國民收入差距加大,處於底層的勞動者很辛苦,年初壹位農民工提到回家過個年就化掉壹家三口半年積蓄等等。這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加劇了經濟結構的不平衡。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擴大的現象,最突出地表現在不同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從全國來說,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的差距有所擴大。在壹個省內不同地區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明顯擴大的趨勢。地區差距擴大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發展速度的差異。

中國地區差異的擴大,是在各地區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發生的,是前進中的問題。當然我們不能因為是前進過程中的問題而掉以輕心。中央多年來已采取了有力措施,推動了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

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是今年“兩會”上最熱門話題之壹。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與此同時收入差距也在逐漸拉大甚至懸殊,成為困擾我國改革和發展的壹大社會難題,並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如果說貧富差距擴大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壹道繞不過的坎的話,那麽有效遏制不合理貧富差距,合理兼顧效率與公平,更好地統籌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和利益要求,則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政府在努力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的過程中投入了很大的決心。

我國目前的收入分配狀況已經從改革開放前過於平均轉變為差距過大,並且存在許多分配不公的現象。這些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是勞動力價格雙軌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相同崗位以及素質相近的勞動者,在同壹區域無論在什麽企業工作,其收入水平理應差不多。但現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實質就是勞動力價格的雙軌制,即市場化與非市場化兩種勞動力價格。物價雙軌制在市場經濟中的不公平性是顯而易見的。同樣,勞動力價格的雙軌制對於不同軌的勞動者來說,也明顯是不公平的。

二是國有壟斷行業收入明顯偏高。行業之間存在壹定的收入差距是壹種正常現象,但問題是國有壟斷性行業始終維持著大大高於競爭性行業的收入水平,這就有失公平了。這既可能是制度安排不合理,也可能是制度執行上存在問題。

三是農民工收入偏低。我國長期存在城鄉與工農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近十年來,無論是人均GDP還是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唯獨農民工工資升幅不明顯。這種狀況已導致目前使用農民工較多的企業明顯感到了招工難。

那麽如何才能縮小收入差距呢?個人感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完善:

建設和諧社會,擴大中收入者比重必須努力做到:首先,要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發展才能把蛋糕做大,必須抓住壹切機遇加快發展,這是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宏觀保證。其次,要進壹步完善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制度。“人無恒產則無恒心”。私人合法財產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將為廣大人民大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從而使更多的人成為中等收入者。第三,要將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在農村人口占我國人口大多數的現階段,要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關鍵是要使農民收入普遍增加。第四,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就業乃民生之本,也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政府要努力為多數人提供獲得較高收入的均等機會。第五,努力保障每壹個社會成員受教育的權利。保障每壹個社會成員受教育的權利就是為他們提供平等、公正的機會,讓每壹個社會成員都有能力去參與經濟發展、參與社會發展,讓每壹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中等收入者。第六,要理順分配關系。初次分配要註重效率,再分配要註重公平。要保護合法收入,打擊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扶持弱勢群體。最後,要在全社會提倡節約,減少浪費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實際上是二元經濟結構的反映。農民從事的產業是傳統農業,傳統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低,很多情況下是只能“維持生計”。農民收入低是傳統農業的產物。城鎮居民從事的產業,就是現代制造業、信息業和服務業。現代產業的勞動生產率高,職工能夠得到較高的工資收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經濟結構的產物。正確的政策思路有兩條:壹是把傳統產業改造成為現代產業,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將傳統產業中大量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的現代產業中去,從而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現在的問題是,傳統農業改造成為現代產業的速度不理想,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也遇到了壹些困難。中央已經發現了這些問題,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取消農業稅等壹系列有力措施,已經對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第三個表現是,在城鎮居民中先富裕起來的群體與貧困群體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農民中先富裕起來的群體與貧困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這是最為人們關註的收入差距擴大的現象。

先富群體與貧困群體之間收入差距擴大原因有多種,第壹,占有資產等要素多少不同,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育,資產等要素帶來的非勞動收入可能還會有所增加,這就使可以取得非勞動收入的群體與貧困群體收入差距出現繼續擴大的趨勢。第二,人力資本投資多少不同。人力資本投資的差別表現為工資收入的差別是世界各國普遍出現的壹個經濟社會現象。隨著勞動力市場的發育,人力資本投資差距造成的收入差別越來越明顯。這種差別表現在能不能找到工作以及工資收入多少。第三,體制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目前的就業體制、社保體制等不盡合理,有可能造成某些群體的收入高壹些,某些群體的收入低壹些。由此得出結論,收入差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問題,而不是市場取向的改革思路。

最突出問題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機會的不平等,在機會平等中改善公平,關鍵在於兩個方面:壹是有效的市場機制,二是合理的政策機制。

在機會平等中改善公平,關鍵在於兩個方面:壹是有效的市場機制,二是合理的政策機制。

現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場平臺的不公,遠沒有形成統壹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如目前的要素市場沒有市場化,距離統壹、開放、競爭、有序這四個要求差距很大。勞動力市場依然受到城鄉二元體制的阻隔、土地市場受到產權模糊的約束、資金市場受到若幹歧視政策的影響。

即使是市場機制運行良好,它所帶來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說是正確、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場競爭機制本身有加劇貧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責任通過政策機制對過大的收入差距進行補救,如對弱者的援助、對壟斷的遏制、對收入的調節等,從而改善公平。

機會平等核心是保證受教育機會、就業機會和起點公平

推進機會平等,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競爭的權利,核心是保證受教育機會、就業機會、社會保障方面的起點公平。

每個人的能力不等、貢獻不同。之所以貢獻不同,基本問題是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社會成員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關系,受教育機會的不均衡導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爾、越南這些人均GDP是中國1/3的國家,都在教育上完全免費了,中國現在完全有能力讓農村的義務教育免費,同時對農民工和城市失業人員進行培訓和職業教育。

中國目前有近8億農民,占總人口的60%以上,但農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卻不到15%。據估計,目前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多達3億—4億。如果壹大堆人擠在壹小塊土地上的情況不改變,那中國的農民怎麽也不會富起來。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進程,並使他們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

社會保障體系十分不足。覆蓋勞動者的養老保險只有20%,醫療與失業保險的覆蓋率不到20%。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有利於起點公平,也是市場競爭的社會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