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不計回報,傾力相助者,稱得上知己;肝膽相照,無活不說者,稱得上知心;心照不宣,情投意合者,稱得上知音,總的來說就是相知。

壹、出處

明末·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壹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二、原文(節選)

古來論交情至厚莫如管鮑。管是管夷吾,鮑是鮑叔牙。他兩個同為商賈,得利均分;時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為貪,知其貧也。後來管夷吾被囚,叔牙脫之,薦為齊相。

這樣朋友,才是個真正相知。這相知有幾樣名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總來叫做相知。

三、譯文

自古以來談論交情深厚的沒有比得上管鮑的。管是管仲,鮑是鮑叔牙。他們兩個同為商人,得到利益均分;有時候管夷吾得到的利益比較多,鮑叔牙不認為管夷吾貪婪,知道管夷吾是貧窮的。後來管仲被囚禁,叔牙為其脫罪,並推薦他為齊國相。

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相知。原來這相知有幾樣說法:不計回報,傾力相助者,稱得上知己;肝膽相照,無活不說者,稱得上知心;心照不宣,情投意合者,稱得上知音,總的來說就是相知。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在《警世通言》的內容裏,宋元舊作占了將近壹半,如《陳可常端陽仙化》《崔待詔生死冤家》等,但它們都或多或少地經過馮夢龍的整理、加工。

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自言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搜集整理。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類,至於是事實還是虛構,都無需要去深究,也沒必要“去贗存真”,因此書中人物、內容等是實事存在還是故事傳說,其實無須理會。

二、賞析

《警世通言》作為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高峰之壹,《警世通言》構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世界。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是在“說話”、“話本”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加工、提高而來的。“說話人”的故事底本稱為“話本”,現代學者稱“三言”“二拍”為“擬話本”。

與早期的“話本”相比較,《警世通言》在語言、文體和結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首先是語言,改變了過去書面語與口頭語分離的狀況,完全采用通俗、曉暢的白話,力避文白間雜,風格趨於統壹。

百度百科-警世通言

百度百科-俞伯牙摔琴謝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