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即“全員生產維修”,70年代起源於日本,是壹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其主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通過建立壹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優。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第壹個字母的縮寫,本意是“全員參與的生產保全”,也翻譯為“全員維護”,即通過員工素質與設備效率的提高,使企業的體質得到根本改善。
二、TPM管理的起源:
TPM起源於“全員質量管理(TQM)”。TQM是W·愛德華·戴明博士對日本工業產生影響的直接結果。戴明博士在二戰後不久就到日本開展他的工作。作為壹名統計學家,他最初只是負責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業中運用統計分析。進而如何利用其數據結果,在制造過程中控制產品質量。最初的統計過程及其產生的質量控制原理不久受到日本人職業道德的影響,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工業生存之道,這種新型的制造概念最終形成了眾所周知TQM。
三、TPM的作用效果:
企業在實施了TPM管理之後都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
1、有形效果方面:
①提升設備的綜合效率;
②提高企業員工的生產效率;
③提升生產產品的品質;
④提升企業生產現場的整潔化與明亮化;
⑤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損耗。
2、無形效果方面:
①企業的形象方面:明亮的現場使顧客感動,間接帶來定單和好評;
②企業員工形全員管理與保養節約的革新意識(讓員工掌握設備管理的基本知識,讓員工擁有自主管理設備的自信);
③企業中上下級的內部信息能夠交流通暢(形成很好的企業凝聚力);
④提升企業生產方面抵禦風險的能力,提升管理效力;
⑤滿足員工的成就感與滿足感,讓員工擁有歸屬感,實現企業與企業員工的雙贏效果;
⑥良好的現場能夠獲得客戶的認可,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內容摘自:天行健咨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