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鄧聰人物簡介

鄧聰人物簡介

鄧聰

鄧聰教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獲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2009年獲得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專攻東亞考古學,重點研究玉石科學技術史。鄧聰教授是中國玉器研究的代表人物,在東亞玉器的起源、早期玉器的制作技術與工藝等研究領域有重要學術影響。主要代表作有:《東亞玉器》、《牙璋與國家起源》、《哈民玉器研究》、《澳門黑沙玉石作坊》、《金沙玉工1》等。

中文名:鄧聰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中國香港

職業:考古學家

畢業院校:香港中文大學、東京大學

代表作品:《哈民玉器研究》

職稱:教授

簡介

鄧聰現任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主要社會兼職有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歷史(考古)顧問、中國文物學會理事、吉林大學客座教授,海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顧問教授等職務。至今為止,鄧聰博士已出版了十多部專著和壹百多篇學術論文及評論。

鄧聰教授是中國玉器研究的代表人物,曾在法國、日本、越南、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參加或主持過考古工作。

2009年被德國考古研究院選為通訊院士,成為中國第十二位獲此殊榮的專家。

近期研究方向

東亞玉器的起源、早期玉器的制作技術與工藝研究:

1.世界最早玉石之路探索;

2.夏商玉器與王權誕生;

3.世界綠松石飾源流;

4.舊、新石器時代石器技術。

主要成就

(壹)、石器方面

鄧聰教授致力於史前石器研究,提倡以技術類型學取代國內流行形態類型學的方法。2018年鄧聰教授發表《雕刻器情牽萬裏》,涵蓋在中國北部、俄羅斯西伯利亞、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考察的成果,展示三萬年前東北亞最早文化圈的形成。

(二)、玉器方面

在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越南、日本、法國等地,鄧聰教授曾長期進行田野考察、考古發掘與整理資料。2007年起鄧聰教授受社科院考古所委托,參與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持計劃,擔任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玉器課題組負責人。從技術類型學角度探索中國史前玉器的體系。

(三)、樹皮布石拍與古南島語研究

1996年鄧聰教授與社科院考古所在香港南丫島發現6000-7000年前世界最古老樹皮布石拍制作工具。其後據此專題多次獲得香港研究局的經費資助。迄今20多年間,鄧聰教授在南中國臺灣以至越南、老撾、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地,對樹皮布石拍展開深入研究。鄧聰教授所確認珠江三角洲樹皮布文化,在世界樹皮布研究的英法專著中,被公認是世界最古老的代表。

(四)、港澳考古的新發現

1985年鄧聰教授從日本回國後最初20年間,在港澳地區發掘了多處遺址,發現7000年前的聚落、青銅器時代大量墓葬及居住遺址。在澳門黑沙兩次發掘環_作坊,從方法論上奠定玉作坊研究的基礎。

論著

考古報告書、專刊

1.《哈民玉器研究》(與吉平合編),中華書局,2018年。

2.《牙璋與國家起源──牙璋圖錄及論集》(主編),科學出版社,2018年

3.《樹皮衣》《玉器之鄉》(編導),《香江懷古》DVD光盤第二、三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策劃及出版,2017年

4.《金沙玉工I》(與王毅合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5.《盱古衡今》(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17年

6.《東亞牙璋圖展》(鄧聰、顧萬發合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6年

7.《良渚玉工──良渚玉器工藝源流論集》(與曹錦炎合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15年

8.《澳門黑沙史前輪軸機械國際會議論文集》(主編),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4年

9.《鳳翥龍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13年。

10.《澳門黑沙玉石作坊》(,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3年

11.《衣服的起源與樹皮衣展覽圖錄──珠海史前樹皮布文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12年

12.《玉根國脈(壹)──2011“岫巖玉與中國玉文化學術研討會”文集》(劉國祥、鄧聰合編),科學出版社,2011年

13.《東南考古研究》第四輯(鄧聰、吳春明合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

14.《玉器起源探索》(楊虎、劉國祥、鄧聰合著),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07年

15.《桃李成蹊集》(鄧聰、陳星燦合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04年

16.《東南考古研究》第三輯(鄧聰、吳春明合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17.《珠海文物集萃》(李世源、鄧聰合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2000年

18.《東南考古研究》第二輯(鄧聰、吳春明合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

19.《東亞玉器》(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1998年

20.《環珠江口史前文物圖錄》(鄧聰、區家發合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1年

論文

1.TheNeolithicjaderevolutioninnortheastChina,InElizabethChilds-Johnson(Ed.),TheOxfordHandbookofEarlyChina.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9,inpress.

2.ThespreadofErlitouyazhang(VM3:4)toSouthChina:originanddispersalofearlypoliticalstatesandorderinearlyChina,InElizabethChilds-Johnson(Ed.),TheOxfordHandbookofEarlyChina.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9,inpress.

3.Double-ShoulderedBarkclothBeatersandPrehistoricSeafaringinSouthChinaandSoutheastAsia,InChunmingWuandBarryRolett(Eds.),PrehistoricMaritimeCultureandSeafaringintheEastAsia.Singapore:SpringerSingapore.2019,inpress.

4.良渚文化玉器向南界限初探——珠江三角洲考古新發現的琮、鐲、鉞,《南方文物》,2019年02期

5.第3節東北アジアからみた桑野遺跡出土の玉_,《桑野遺跡あわら市埋_文化財調_報告》,2019,207-211

6.“Raznyetsvetanefrita”(Differentcoloursofjade),Sciencefirsthand,2019,2(89),53-69(inRussian)

7.中國最早石制軸承的功能實驗考古試論——查海遺址軸承形態分析,慶祝郭大順先生八秩華誕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131—141

8.YazhangandtheOriginofPoliticalWorldOrderinAncientChina(inRussianwithEnglishsummary),VestnikofNSU:Series:HistoryandPhilology,2018,17(4):114-120.

9.史前玉器大型鉆孔技術實驗研究,中原文物,2018,2:51-58

10.牙璋在中國西北的擴散──甘肅牙璋,華夏文明,2017,12:16-22。

11.新石器時代東北亞玉_的傳播──從俄羅斯濱海邊疆地區鬼門洞遺址個案分析談起〉,北方文物,2017,3:17-23

12.ComparativeStudyofNeolithicJadeTechnologies:fromChertovyVorotatoNortheastAsia,“Bark-cloth”(inEnglishandIndonesian),BeatenBark:HiddenTreasureFuya,Tapa,Daluang,MuseumTekstilJarkata,2016:23-25

13.懷念宋文熏先生舊石器緣份,人類學視界──宋文熏先生紀念特輯,2016,19:16-19

14.NephriteCulturesinPrehistoricNortheastAsia,VestnikNGU,Series:History,Philology,2016,15(4):9-14.

15.舊石器破裂面圖像學的歷史剖析,南方民族考古,2015,第十壹輯:1-33。

16.二裏頭牙璋(VM3:4)在南中國的波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5:6-22

17.考古學操作鏈與玉器研究,玉器考古通訊,2014,1:74-80

18.東亞最早的牙璋──山東龍山式牙璋初論,玉潤東方:大汶口-龍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51-62

19.沙中線考古的危機與機遇,《明報》世紀版,2014

20.序,《百色革新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5

21.雲南樹皮布民族學調查的啟示,南方民族考古(第六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13-134

22.夏家店下層文化中的二裏頭文化玉器因素舉例,《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71-175

23.玉器考古學研究方法與舉例,(鄧聰、劉國祥、葉曉紅合著),名家論玉(壹),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74-300

24.“ObservationsontheEarliestSlitRingsinNorthChina”,芹_長介先生追悼考古.民族.歷史學論叢(日本:六壹書房),2008,265-275

25.二裏頭文化玉工藝相關問題試釋(鄧聰、許宏、杜金鵬合著),《科技考古》(第二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120-132

26.東南中國樹皮布石拍使用痕試釋──後山遺址石拍的功能,揭陽考古(2003-2005),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39-251

27.線切割vs.砣切割──淩家灘水晶耳_凹槽的制作實驗,故宮學術季刊(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23(1):35-51

28.以今鑒古——玉石切割實驗考古〉(呂紅亮、陳瑋合著),故宮文物月刊,2005,264: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