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的“弟子”指的是聖賢人的學生。
《弟子規》是壹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壹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
“弟子”之稱源於孔子,因為孔子有弟子三千,後人尤其是尊崇儒家的、學習儒家的人,傳習了這個說法,把自己所教的學生都統稱為“弟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著名學者、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後改名為《弟子規》。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弟子規》的主題思想
《弟子規》開篇的“首孝悌”就強調了孝的地位和重要性。古人雲:“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人之所以能立於天地之間,是因為底下有根,根就是自己的父母,能不忘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才能對他人以及社會懷有感恩之心。對父母的關懷要從生活中的壹點壹滴做起。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在生活上要關心父母,每天早晚向父母請安。“出必告,反必面”,不論是外出還是回來,都要告知父母,不讓父母為孩子擔心。孝敬父母,不僅要養父母之身,在物質方面滿足父母的需要,讓他們衣食無憂,更重要的是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快樂。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養父母之心的另壹層含義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不讓父母操心。要修身養性,潔身自好,讓父母因自己的德行而驕傲:要勤勉工作,報效社會,讓父母因自己的成就而自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呼喚,要立即應答,不可怠慢;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去做,不可偷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弟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