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部分:
1、主題:英雄不朽。節目以“英雄不朽”為主題,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節課,通過講述英雄故事讓孩子們***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2、第1講:愛國,30位老兵講述戰爭年代故事
秦怡講述國歌的故事
升國旗唱國歌是開學必不可少的儀式,我國的國歌是田漢和聶耳在抗戰期間創作。93歲高齡的秦怡坐著輪椅講述國歌的故事。原來,秦怡的丈夫金焰和聶耳是朋友,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時,因為沒有鋼琴,就請金焰把這首歌壹句壹句地試唱出來,聶耳聽了再修改。秦怡反復告訴學生, “國歌的產生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創作出來的。”
3、第2講:勇敢
“小夥伴”回憶王二小犧牲經過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這首耳熟能詳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幾乎所有人都會唱。兒童團裏勇敢的王二小,只有13歲,在敵人掃蕩中他把敵人引到了八路軍的包圍圈,卻被敵人殘忍殺害。
4、第3講:團結
新四軍營救美軍飛行員
飛機是很多學生喜歡的玩具。1941年,100多架美國飛機出現在中國戰場上與日本侵略者作戰,飛機上畫著大鯊魚,他們被稱為飛虎隊。開學第壹課上,新四軍老戰士孫九宏坐著輪椅向學生們講述了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
5、第4講:自強
“學霸”王伯惠印緬戰場做工兵
王伯惠今年93歲,他在戰火中讀過書,也在學業中打過仗。王伯惠12歲初中畢業,16歲進入西南聯大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用現在的話說,也是壹個十足的學霸。當時,抗戰進入了第七年,昆明靠近緬甸,中國沿海壹帶已被日軍占領,國際軍援物資運輸完全依靠滇緬公路,這是唯壹的國際通道。王伯惠說,當時同學們都想上前線。
1944年,政府征調大學生從軍當翻譯,王伯惠便與戰友們進入中國駐印軍新38師,擔任工兵和翻譯官。王伯惠告誡同學們,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得自強,國家才能強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陣打仗則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他與同學們唱起“畢業歌”。
他說,老人已經完成了使命,現在我們把國家交給妳們了。因此,大家壹定要努力,壹定要自強。
擴展資料:
開學第壹課的主辦意義
開學第壹課預示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在這壹重要節點進行教育十分重要。俄羅斯、美國等國家都通過不同形式,在開學這壹天對孩子進行教育。
通過開學第壹課,不僅可以送給孩子壹份特別的禮物,也可以將全社會對孩子深沈的愛、對他們成長的深切關懷,通過生動鮮活豐富的形式來呈現。
開學第壹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