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下的,反映了他當時的心態。妳怎麽看待他的這種心態?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下的,反映了他當時的心態。妳怎麽看待他的這種心態?

蘇軾和《記承天寺夜遊》

——冬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小品文,是元豐六年(1083年)作者被貶黃州期間的生活的見聞和感受。寥寥八十四個字就創造出壹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並飽含著作者微妙而復雜的心理狀態。當時,作者因罹文字獄被貶至此,雖為團練副使卻形同罪人,過著失意而閑居的生活。他在經受了貶謫的打擊與痛苦之後,在貧困荒僻的黃州,平靜了自己躁動不安的靈魂,要以淡泊的生活來修補自己在政治漩渦中受傷的心靈。

蘇軾的前半生躊躇滿誌,決心用自己的滿腔熱血經世濟民。政治上充滿銳氣,直言敢諫,不願茍同流俗阿附權貴。由於他坦誠相言,仕途沈浮不定,半生坎坷不平,屢遭貶謫。他在病逝前兩個月,對自己的後半生進行了無奈的總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不系之舟”,是對自己無所系念,隨緣自適的生活態度的形象比喻,含有隨波漂泊於生滅流轉的人生苦海而毫不在乎的意思。而後兩句不免帶有心酸的意味。古人雲:“剛直太過,取禍之道”,由於他見解獨立,不知迎合權勢,曾被貶謫到湖北黃州,貶謫到廣東惠州,貶謫到海南儋州,終於貶到天涯海角。作者說這是自己壹生的功業。他這種談笑於生死之際的曠達情懷,歷經磨難仍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任性逍遙隨緣自適的性情,是在貶謫黃州後才真正樹立起來的。

作者因“烏臺詩案”貶到黃州,這時的佛道思想對他起了重要的凈化作用。他經常到寺廟中焚香靜坐,躬察自省,他要摒棄壹切私念雜塵,超凡脫俗。盡管他還是以儒家的忠義思想自勵,但已參入了大量的佛道信仰。外儒內佛,以求身處逆境而能精神解脫。以儒家的思想入世,以佛道思想超世,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業。無論窮達都能保持人格的獨立、思想的自由。他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以“內佛外儒”的形式把二者統壹起來,儒家的淑世精神與佛道化解人生苦難的虛幻意識互補,致使他的人生觀,沒有發展到對社會、對人生的厭惡和傷感。他懂得人生的藝術,他熱愛生活,所以在被貶黃州期間,也沒有沈溺於感情的深淵,仍能涉筆成趣,觸處生春。《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清新雋永的小品就能說明這壹點。

團練副使這個掛名的閑職使他心情郁悶,月夜遊寺正是他消釋抑郁的良好機會,在靜謐的自然美景中尋找精神的寄托。

秋末冬初之夜,已有寒意,在百無聊賴的生活中又度過了壹天,作者“解衣欲睡”,以進入人生如夢的生活。此時,“月色入戶”,月光卻悄悄地進門造訪,來慰藉這位失意的詩人。這“床前明月光”好像懂得這位“遷客騷人”的寂寞心情,要主動與他相伴。這月色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他高興得再也不能入睡了,便“欣然起行”。可是誰能與我***賞月色而“為樂”呢?寂寞中求伴侶,明月下思同心,“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是作者的好友,當時也被貶在黃州,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心有靈犀壹點通”。“懷民亦未寢”。邀友賞月,漫步閑庭,寥寥數語,信手拈來。庭院中皎潔的月光,宛如壹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麗淡雅,就像水中的“藻、荇交橫”。作者以凝練的筆墨,點染出壹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清新自然,極富情韻。

文學作品都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意味深長,揭示主旨。意思是只有作者和張懷民這樣被貶的“閑人”才能領略到月光下的美景。作者慨嘆無人賞月,暗示世人在汲汲於名利。聯想到自己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閑,賞月的欣喜等,種種難言的感情,復雜微妙的心境,盡在其中。

這篇小品文,以獨有的慧心妙筆,勾畫出壹幅清逸秀美的月夜圖;自由盡情地揮灑,行雲流水般的抒發了性靈。在清冷的月景中,自然地融入他歷經磨難而曠放豁達的人生態度,這是他富有生活情趣的心靈和性格的升華。讀之,令人耳目壹新,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