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沃倫·比蒂的個人經歷

沃倫·比蒂的個人經歷

沃倫·比蒂1937年3月30日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Richmond,1967年由他制片、主演的《邦妮與克來德》被認為是美國新電影的代表作,亦充分展現了其野心和才華,他的演戲細胞完全遺傳自母親,姐姐莎莉·麥克琳也是聞名於世的明星。沃倫·比蒂早年曾就讀於西北大學,讀了壹年便休學前往斯提拉劇校研讀戲劇,同時也開始參加電視演出。並迅速成為青年偶像,1961年以《天涯何處無芳草》進軍影壇,1967年以《邦妮與克萊德》躍升好萊塢超級巨星之列,從影四十年來,在制 、編、導方面始終不遺余力,並屢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佳績,1978年推出的《天堂可以等待》雖獲四項奧斯卡提名,可惜最終全軍覆沒。1981年卷土重來以《赤色份子》登上最佳導演的寶座,了卻了多年的夙願。比蒂自從2001年的《城裏城外》之後就再沒接過新片。

1959年開始演藝生涯,不久在百老匯憑借《A LossofRoses》中的精彩表現獲得了托尼獎戲劇獎提名。1961年,比蒂主演了他的第壹部影片,不過直到1967年,他才在好萊塢出人頭地。他主演的影片《邦妮和克萊德》大獲成功,他在片中出色的演技也終於獲得認可。他在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上完高中,又在西北大學上了大學。1959年,他得到了生平第壹個熒屏角色——在電視劇《The Many Loves of Dobie Gillis》中出演壹個他覺得”十分荒謬”的角色,不久他前往百老匯發展,他在《A Loss of Roses》中的精彩表現獲得了托尼獎提名。比蒂擔任主演的第壹部影片是1961年劇情片《天涯何處無芳草》(Splendor in the Grass),不過評論界並沒把他當回事,對此比蒂以另壹部犯罪劇情片《心墻魅影》(Mickey One)予以回應,該片獲得了廣泛的關註,但卻沒有吸引多少觀眾。1967年,比蒂出演了使他在好萊塢出人頭地的影片《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他在片中出色的演技終於獲得認可。接下來的10年,比蒂既是演員,也嘗試過導演的身份,主要的代表作有《寂戀春樓》(McCabe & Mrs. Miller)、《洗發水》(Shampoo)、《上錯天堂投錯胎》(Heaven Can Wait)等。終於,獲得過多次奧斯卡提名的比蒂憑借1981年影片《烽火赤焰萬裏情》(Reds)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80年代是比蒂事業的低迷期,實際上這壹個時期他幾乎沒在銀幕上亮相。1987年比蒂拍攝了十年內最大的災難片《伊斯達》(Ishtar),此後是90年的《至尊神探》(Dick Tracy),該片雖然贏得了票房,但是公眾反映卻是不溫不火。90年代,比蒂拍攝了《壹代情梟畢斯》(Bugsy)和《愛情事件》(Love Affair)等片。2001年他又推出堪稱“票房和評論界災難”的喜劇片《城裏城外》(Town & Country),此後逐漸淡出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