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掌控全局!必須要跳出局外

掌控全局!必須要跳出局外

當壹個人遵循本心,不隱瞞不虛偽不逢迎不屈從,秉持獨立和自主意識,不懼成為不入俗流的“局外人”。

沒有什麽戲碼比“坐山觀虎鬥”更讓人閑情逸致,沒有什麽自豪感比“站著說話不腰疼”更讓人意氣風發,沒有什麽鎮靜比“穩坐釣魚臺”更讓人有的放矢。

所有的快樂、豁達、安全感等,均來自壹個特別的人,那就是“局外人”。

提升境界的局外智慧。

時間絕對是最好的老師,不管妳有多愚笨,它總是能讓妳的境界、心智在歲月的沈澱裏得到提升。

妳現在回頭看小時候,原來壹個階段的成績不好根本算不了什麽,但在那個時候妳會畏懼,生怕受到父母、老師的責備。原來上課遲到十分鐘、與老師頂嘴簡直小兒科,因為它決定不了妳的將來,但是在那個時候妳誠惶誠恐,妳畏懼來自家長的責罵,畏懼這樣下去自己是不是會變成壞學生。

這壹切將伴隨著時間的洗禮變成過去,變得無足輕重。

當妳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它已經變成的過去。我們知道時間可以改變壹切,但是經常停留在眼前的憂愁和痛苦中不能自拔,我們意識到如果放棄即將到手的蠅頭小利,可能會換來別人的信任、尊敬,甚至是將來的人脈資源,但是我們選擇了即將到手的利益。因為對於不太容易看到的無形價值,我們更傾向於讓口袋有點東西來得實在。

《三國》中常出現這樣壹個詞語,“見識”,比如:“此人見識遠在我之上。”

我們通常認為見識就是見到的人、物,在革命年代,誰出過國就說明誰見識更多,誰見過更多稀奇玩意就說明誰見識更廣。但實際上,“見識”並非單純地指見到東西的多少、寬廣,而是指見到東西的深度。

從看到壹種東西到十種東西,甚至上百種東西,這只能算是“見識”的寬度,從壹件東西看到其形成背後的規律,通過規律推算其將來的演變發展,這是“見識”的深度,然而見識的高低之分正緣於此。

所以諸葛亮百般維護孫劉聯盟,因為他能看到只有孫劉聯盟穩固,曹操才能束手無策,三國鼎立態勢才能繼續保持,自己才有時間和空間韜光養晦、厲兵秣馬。這叫見識,壹種從長遠利益為出發點的戰略思想。

人們所稱某人的格局太小,實質上只是這個人所站的立場所決定,然而因為文化、性格、格局等差異,他們會選擇屬於他們認為合理的立場。

通常來說,越是讓妳感覺不適、失去、惋惜等的選擇,常常是最科學的選擇。這是因為能讓妳舒服、有獲得感的選擇正好迎合了妳的貪欲。

以此為戒,去反思我們作出抉擇所站立場的形成原因,這就需要我們把視角放到未來、局外觀照事情本身,不以個人好惡、主觀臆斷得出的判斷更接近客觀需求。

壹個善良的建議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常常被人們所排斥。因為建議意味著改變,然而改變對壹個人來說是痛苦的。但如果此刻我們把視角放到未來,看到此刻的改變將造就未來生活、工作的大改觀,我們還會計較這苦口良藥嗎!我們把視角放到除了這個缺點的其他方面,會發現除了這個缺點,其他方面優點很多,我們還會糾結這個缺點而郁郁寡歡嗎!

如果有人問提升層次有沒有最快的辦法,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有!那就是具備局外智慧。

只有把看待事物的眼光放到局外,我們境界才能得到空前的提升。

常言道:“當官要學曾國藩,為商要做胡雪巖”。

胡雪巖可以擔著被老板炒魷魚的風險,把剛收回來的500兩紋銀(錢莊的錢)借給當時落魄的王有齡,這是胡雪巖看到王有齡的過人之處,事實證明胡雪巖押對了寶,王有齡進京混出了點名堂,回來把錢還給了胡雪巖,並且大力支持胡雪巖經商,胡雪巖的官商生涯從此起步。

當時那麽多錢莊都拒絕了落魄潦倒的王有齡,但唯獨胡雪巖敢冒著傾家蕩產甚至可能被錢莊老板報官的風險把錢給王有齡,這是思考所站角度的不同,也就是“見識”。當時的人們都想著自己的壹畝三分地,計算著錢莊的盈利虧損、個人利益得失,誰會去想到投資壹個遙不可及、很大可能傾家蕩產的“潛力股”,不是敢不敢去投資,是連想都沒想過,這就是差異。胡雪巖敢這樣做,事實證明他也做對了,因為他站的位置更遠,而不是停留在眼前,這是置身局外看局內的智慧。但同時要有魄力,也就是押錯寶的後果,沒有人能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麽事情,胡雪巖就有這種魄力。

牛人很多舉動不為人所認同,甚至覺得不可思議,這是他們與牛人思考所站位置不同罷了,牛人常常把位置放到幾年後、甚至更長遠來思考問題。

曾國藩雖說是為晚清服務,並且服務得鞠躬盡瘁,但依然不能磨滅他的功績,不能磨滅他“半個聖人”的稱號。當時對戰太平天國的時候,很多人對曾國藩的戰術不解,因為曾國藩很少主動出擊,常常是“結硬寨,打呆仗”,也就是湘軍每到壹個地方,無論寒暑,立即挖壕溝,築高壘,安營紮寨,等著敵人來攻。這種戰法與其他將軍相差甚遠,甚至被人們認為是消極避戰、偏安壹隅的做法,這是因為他們置身局中,認為此刻的任務就是要想盡千萬百計主動攻擊太平軍,殺他個萬兒八千頭顱,揚我軍威。

曾國藩能夠抽身局外,站在更高、更遠的位置思考這壹盤棋。“殺敵壹千,自損八百”,這是呈壹時之英雄,享壹朝之豪氣,從國家層面來思考,只有盡可能地減少軍事成本,開源節流才能為後面可能到來的苦仗積累勝利基礎。從湘軍未來層面講,只要保證不敗,才能有贏的可能。

深溝高壘,等著敵人來攻,達到了《孫子兵法》中“致人而不致於人”的層次,敵人千裏迢迢來攻,必然是人困馬乏,我先到此地,占據有利地方,養精蓄銳,嚴陣以待,戰局未開,高下立判。

把視角放到未來,放到更高位置,這是著眼大局、著眼長遠,因為站的位置不同,思考作出的行為、抉擇也常常讓人望塵莫及。因為站的更高,看的更遠,也就變得不拘小節,不計個人得失榮辱,自然心胸豁達,胸懷萬物。

境界、格局,至此油然而生。

操縱心理的局外智慧。

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既面臨著問題,又能抽身而出站在旁邊冷靜地思考問題,這就必須要求我們解決“當局”和“旁觀”不同壹但又必須唯壹的矛盾。在面臨著問題時,我們能不能冷靜地思考,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事情的後果上!這就必須要求我們心能否“未發之中”。

當壹個人經常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長時間的磨礪會迫使他養成壹種心態的“自我調劑”,不管事情的後果如何,他們首先會這樣認為:壹是事情如果能掌控,那麽就完全沒必要擔心;二是事情如果不能掌控,那擔心又有何意義。壹旦把這種思維融入骨髓,他自然不會把註意力放在事情後果上,而是如何解決問題上。實際上,能夠抱著這樣心態,往往能夠扭轉不利局面。對於初次遇到問題或者沒什麽經驗的人,“不動心”的功夫就表現的更加明顯了,不動的是妳本應鎮定自如的“心”,不靜的是妳對“心定”的用功。

所以,對於厚積薄發的人,遇到問題時,他們已經過了需要去除雜念的階段,而是直接能夠條件反射到鎮定自若的心態上。而對於初學者,壹開始必然需要不斷去穩定自己急促的內心,甚至不斷用上述“壹、二”思維來催眠自己,時間壹長,自然能夠達到“不動心”境界。所以在這裏當局者是妳自己,但是旁觀者其實也是自己,就是那顆不停地讓妳急促的心歸於相對平衡的看不見的“心”,讓心跳到局外約束局內,以此達到心如明鏡、靜如湖水的境界,映照萬物,以不變應萬變。

可能會有人認為以上的分析可以更簡單,那就是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會條件反射似開始緊張、茫然無措,那只是身體的生理反應,我們只要學會用意識來調節情緒,不斷去暗示自己可以,這不就是意識對行動的支配調節嗎?沒必要弄得局內局外、分身術壹般。如果這樣認為的話!才是真正的誤區,因為如果簡單地認為只是意識對身體的支配和調節,那樣我們下功夫往往會適得其反。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妳投籃的時候,當妳告訴自己‘我壹定投進,我壹定要投進’時,基本上妳不可能投進籃圈,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當妳告訴自己‘我壹定要投進’時,妳的註意力不是在向外投籃上,而是在‘我’身上,記住,妳要投的是籃球,而不是自己。”

回到上面的話題,假如我們面臨著壹場很重要的面試,面試之前我們不停地告訴自己“我不能緊張,不能緊張”,很明顯,我們會更加緊張。所以,這裏我們試圖用意誌來調節我們的行為,如果沒有超於常人的意識控制力,那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但如果我們從心上去用功,讓自己內心明白壹個道理,那就是“接受即將來的緊張,緊張讓我變得更謹慎和細致,感謝這種緊張,讓我更有可能脫穎而出,但如果超出本應有的‘度’,我會失敗的很慘。”這樣以抽身出“局”的心來平衡置身局內的“心”,勝算更大。

按照“戰略上蔑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理念,更應該把心出離身體,只身雲空,再俯瞰蕓蕓眾生,個中名利虛榮到頭來不過是壹堆黃土,為何讓壹葉障目,讓那些虛幻的物質條件來阻擋自己,沒有誰是誰的必須,也沒有誰是永恒的尊貴,所有終將歸於寂靜。就應該擁有萬物虛空的思想境界來對待這件事,讓所有自己編織的障礙無所遁形,再以如實觀照的手法做應該做的事情,其實就這麽簡單!

所有技術都是境界的過渡!佛家談三種境界,壹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妳在懵懂時,妳會自然地看待周邊事物,妳的心靈未受過世間浸染,所以對妳來說,壹就是壹,二就是二。到了壹定時候,隨著環境的影響,妳對周邊事物充滿了懷疑,妳學會了思考,當然“疑問”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妳會思考“壹為什麽是壹?有可能不是壹,二為什麽是二?有可能不是二。”最後到了第三階段,隨著妳思考能力的加強,閱歷的豐富,妳會恍然大悟,所有的思考、疑問徒增無益。妳心如明鏡,壹就是壹,二就是二,沒有“為什麽”,這就是天道,自然天成。對方法的依賴何嘗不是如此,不管是以心制心、跳出局外看局內,都是修心的法門,種種技術都是下器,我們壹心在技術上下功夫,豈不是永遠停留在佛家第二階段,看什麽都不是什麽,萬物變心跟著變,所以急求各種解決問題的器具。而只有真正從技術中解放出來,從心上下功夫,讓心“不動”,才能以明鏡之心應萬物,無往而不利。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政治遊戲中體現得更為深刻。

古時候,但凡壹個山頭推翻另壹個山頭後,都會首先從思想上進行洗腦,告訴他的子民,前壹個山頭是如何地敗壞、欺詐,然後再樹立自己山頭的先進典型,釋放自己的執政理念,以便於不讓麾下的子民生異心,更加鞏固自己的政權。

司馬懿深知政治遊戲的門道,在他未看清局勢之前,他不惜裝病騙過曹操,為的就是不提前表明政治態度,他深得《孫子兵法》要領,知道先勝後戰的道理。雖然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天下三分,明眼人看來曹操大敗勢力削減,劉備、孫權才是潛力股,但是司馬懿知道曹操勢力仍在,只需要韜光養晦幾年必然兵強馬壯,孫劉兩家必然生出裂痕,那時就是曹操率百萬之師壹統天下的最佳時機。在司馬懿看來,曹操不僅未敗,正是等待成功的開始,這是具備優勢的,不過對司馬懿來說最具備優勢的是他具備扭轉局勢的能力,此刻的曹操更需要他,所以赤壁大戰後他站了出來。

不過司馬懿真是老練堅韌,裝病騙曹操的時候可能連自己都相信自己病了,這也算是欺騙偽裝技術的最高境界。有天晚上,他發覺門外有丫鬟在監視他,不過好在他壹直擺出壹副嘴歪眼斜中風的樣子,才騙過了曹操。

司馬懿在軍閥混亂之時選擇跳出局外,能靜觀其變,更能在自己身價達到頂峰的時候選擇將自己拋出,著實是壹步妙棋。

當壹個群體內部勢力開始分裂時,有壹種人是最吃香又最吃癟的,那就是中間者。因為當兩股勢力在進行博弈時,中間者常常會成為他們希望爭取的壹方,這時,中間者就會享受到更多選擇權,但壹旦兩股勢力任何壹方勝利或者和好,中間者就開始要被排擠了。

所以說,“選擇”是壹種風險,他意味著妳開始站位置了,妳的結果好壞取決於站的位置好壞。而居中,“不選擇”其實也是壹種選擇,這樣同樣面臨著風險。像司馬懿這種牛人當然會把風險降到最低,通過裝病減少自己的存在感,把自己徹底抽身出去,真正做到跳出局外。相比,同時期的徐庶,就有點惋惜了,雖然選擇了劉備,但可惜的是剛打出點名氣就被曹操以母要挾進了曹營,最後落得個“徐庶進曹營,壹言不發”的典故,可惜了滿腹經綸才學。

關於局外的智慧,還有心學聖人王陽明先生的故事。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的時候,年僅31歲,沒有兒子,也沒有兄弟。古代皇位繼承有兩個方案,壹個是“父死子及”,就是父親死了,兒子“接班”;另壹個就是“兄終弟及”,就是如果沒有兒子,可以讓他弟弟來繼承。這兩個方案都沒有可能的話,只能到藩王皇族裏尋找了。

內閣首輔楊廷和與皇太後最後決定,選擇興獻王的兒子朱厚熜繼位,朱厚熜也就是正德皇帝的堂弟。

朱厚熜繼承皇位,成了嘉靖皇帝。

楊廷和等大臣們認為,嘉靖是繼承了正德皇帝的皇位,那就應該認正德的父親明孝宗朱祐樘為父親。這就相當於,把嘉靖過繼給了明孝宗朱祐樘當兒子,以後叫自己的父母不能叫爹媽了,只能叫叔叔和叔母!

嘉靖皇帝不但不幹,還要給自己已經去世的藩王父親追加皇帝稱號,尊自己尚在人世的母親為太後。

圍繞這個問題,嘉靖皇帝與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們進行了不屈不撓無休無止的鬥爭,史稱“大禮議”。

在當時,這是個有關“政治正確”的事情,不好表態,容易兩頭不討好,要麽得罪皇帝,要麽得罪權臣。

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嘉靖取得了勝利,但是嘉靖也不完全是胡來,他也有壹些正當的理由,其中之壹是如果他算是明孝宗的繼子,那麽他的生父興獻王將無後。

爭議的雙方都有禮法上的依據,是壹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難題,甚至到了今天,誰是誰非,仍然還有爭議。

王陽明的學生相應地分成支持楊廷和與支持嘉靖兩派,但是王陽明沒有直接參與這件事,甚至也沒有明確的態度。

學生詢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時,王陽明不回答。

處兩難亂局,要跳出事外。

正德皇帝時,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建立了不世之功,並沒有得到賞賜,而嘉靖剛即位不久,就封王陽明為“新建伯”,很顯然小皇帝想拉攏王陽明。

當時把持朝政的首輔楊廷和,與王陽明關系不好,雖然封了新建伯,但是楊廷和借口正德剛去世,因此不宜進行賞賜,不讓王陽明入朝受封。

如果是別人,很可能立即支持皇帝,趁機打擊自己的對頭,或者認為小皇帝根基未穩,支持楊廷和,趁機討好、修復關系。

處在亂局之中,王陽明卻選擇了跳出事外,做個旁觀者。

如果認為王陽明采取的是誰也不得罪的“和事佬”態度,那可就大大誤解了他!

王陽明之所以是聖人,並不完全是他深刻的“心學”思想,也不完全是他的德行,更不是他每次都打勝仗的軍事才能,而是他永遠比同時代人看得深遠!

王陽明對於“大禮議”是有態度的,並且後來的歷史證明了他的正確。

他在嘉靖三年的壹首詩中說,“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舊塵”,表達了他對“大禮議”之爭會帶來危害的憂慮。

世間的爭鬥往往是利益之爭、意氣之爭,否則完全可以通過講道理來溝通、來解決,大家都持公平之心,無私心,則沒有什麽可爭的。

嘉靖皇帝雖然年紀小,但是很有政治權鬥的天賦,作為毫無根基的藩王之子來做皇帝,他需要拉壹部分人來打擊把持朝政的舊內閣,而楊廷和需要維護把持朝政的舊力量。

這些想法當事人不會說出來,而王陽明清楚地看到了雙方都有不易覺察的私心,正所謂看透不說透。

他敏銳的意識到解決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參與他們,而是看透他們的本心、欲望,找到動機則壹目了然。

這種無解的紛爭,參與的人越多,越會留下無窮後患。

嘉靖最初是出於不要讓生父失去“父親”這個名分的孝心,慢慢演變成私心,想讓生父以“皇帝”的身份入太廟,雖然取得了勝利,仍然是徒勞。

到他的兒子隆慶皇帝繼位後,還是廢掉了興獻王的“皇帝”身份,把他的牌位移出太廟。

由於“大禮議”之爭,造成群臣分裂,延續為後來黨爭的風暴,兩派互相攻擊,不顧國家利益,最終造成了明朝的滅亡。

王陽明能夠跳出局外看問題,這是大智慧。

在生活中,我們同樣會遇到壹些面臨抉擇的問題,比如女朋友對妳說:“我和妳母親同時落在水中,妳先救誰?”

其實,這種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問題錯,答即錯。壹些男士就陷入了問題的陷阱中,但如果我們跳出局外看問題,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就會見到另壹扇窗。比如我們可以思考女生為什麽提出這樣的問題,居心何在!人為何要致良知,只是因為人丟了良知而壹味追逐私欲。什麽樣的人就有什麽樣的心。

如何看人?有人提出多讀書,這其實是向外求理,如果心體不明,又如何能在這個滿是亂局的世界裏看到問題的本質呢?

處亂局之中,別忙著參與紛爭,要跳出事外,先做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