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第壹代電子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壹代電子計算機是從1946年至1958年。它們體積大,運算速度低,存儲容量不大,並且價格昂貴,使用也不方便。這壹代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那個時候只有在重要部門或科學研究部門使用。
第二階段: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
第二代計算機是從1958年到1965年,它們全部采用晶體管作為電子器件,其運算速度比第壹代計算機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體積為原來的幾十分之壹。在軟件方面開始使用計算機算法語言。這壹代計算機不僅用於科學計算,還用於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及工業控制。
第三階段:第三代電子計算機(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是從1965年到1970年。這壹時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為電子器件,並且出現操作系統,使計算機的功能越來越強,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它們不僅用於科學計算,還用於文字處理、企業管理、自動控制等領域,出現了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信息管理系統,可用於生產管理、交通管理、情報檢索等領域。
第四階段:第四代電子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是指從1970年以後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電子器件制成的計算機。目前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都是第四代電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