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求歌劇《傷逝》選段《不幸的人生》的詳細背景和人物情感的分析

求歌劇《傷逝》選段《不幸的人生》的詳細背景和人物情感的分析

《不幸的人生》選自歌劇《傷逝》,是偉大的人民音樂家施光南先生於1981年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周年而創作的。其劇本是王泉、韓偉先生根據魯迅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這部作品是中國歌劇史上的壹部重要作品。該劇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充滿封建禮教束縛的時代作為背景,描述的是壹代青年子君和涓生的愛情故事。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他們向傳統的封建禮教發起了抗爭,然而最後以悲劇告終。《不幸的人生》這首詠嘆調是女主人公子君對自己悲劇人生的總結,是整部歌劇的壓軸戲,在劇中的分量非常重。由於其旋律具有很強的歌唱性,該唱段常常會被單拿出來作為音樂會的獨唱曲目。下面我想談談我對這首作品的理解及怎樣演唱。

整首作品的結構按照調性的變化,音樂材料及織體語言的變化分為四段,即a+b+c+a’的結構。a段在f小調上開始,節奏中速稍慢,前奏部分的和聲走向是向下進行的,感覺壹個音比壹個重,使人覺得心情非常沈重快要跌到谷底了。第三小節減七和弦的運用更是增添了緊張的氣氛。伴奏織體基本運用的是色彩暗淡的柱式和弦,給人壹種很壓抑的感覺,預示著痛苦的生命將要結束。B段進入轉到a段的同主音大調上,使得調性色彩變得明亮與a段有明顯的對比。這段是子君回憶曾經對未來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她是多麽希望能夠回到從前,但是她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此段三連音在伴奏織體和主旋律中運用頻繁,三連音的節奏特點是沒有重拍飄浮不定的感覺。恰好與子君復雜、不知所措的矛盾心理相壹致。例如:子君在這首詠嘆調中發出的第壹聲吶喊,其主旋律部分運用的是連續的三連音節奏型。其節奏型和波浪式的旋律走向塑造了壹個即將走向崩潰邊緣的子君。緊接著C段又轉到f小調,從此段的第十壹小節開始漸快,伴奏部分頻繁的使用減和弦,並時而向下屬方向離調。調性色彩的變化和減七和弦的緊張氣氛預示著夢想的破滅,回到了殘酷的現實中,最後落到屬七和弦上作再現前的屬準備,與之相對應的旋律部分是子君的第二次吶喊。明亮的聲音中略微帶著壹絲憂郁的屬七和弦與子君內心深處痛苦的吶喊達到了和諧與統壹。接下來的間奏部分作為壹個連接,回到再現的a’段。此段不是完全再現a段而是加以變化,並在最後進行了擴充。在愛與痛的矛盾交織中子君發出了這壹生中最後的吶喊,選擇了人生最後的歸宿,徹底的結束了自己痛苦的壹生。整首歌曲調性變化頻繁,深刻的體現了劇中人物在臨死前的痛苦掙紮,豐富的和聲語言給劇情增添了濃厚的悲劇色彩。

在我們表現聲樂作品時,演唱技巧是壹個表現作品的橋梁,當演唱技巧磨練成下意識的行為時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表現音樂和情感;那麽如果技術掌握得不夠嫻熟表現作品則會感到力不從心。《不幸的人生》由於是歌劇選段,賦有很強的戲劇性,音域較寬,是壹首難度較大的聲樂作品,在演唱前通常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首先無論演唱什麽類型的作品,在大方向上是壹致的。必須以歌唱的四大要素為前提。四大要素指的是:歌唱的位置、氣息的控制、語言的清晰準確以及***鳴的效果。這四個方面做到同時協調,發出來的音色才是自身器樂本身的最佳音色同時也是符合客觀聽覺效果的。下面我就結合這首作品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來談談應該怎樣協調。首先第壹步開喉吸氣,口和鼻同時吸氣,硬腭和軟腭同時擡起,感覺有壹口涼氣壹直吸到肺部。由於肺部長在整個胸腔的中間,所以吸好氣後同時在胸腔裏做好保持的狀態,那麽這時胸腔的兩側肋骨是往外擴開的,整個人是舒展的,後背也是張開的,切記這時不能端肩。第二步想好歌唱的位置,那麽演唱這首作品我認為應該把位置放在頭頂以上六寸左右高的地方。因為這首作品旋律起伏較大,如果不把位置放得很高就很難統壹整個演唱狀態。第三步開始起唱,掛住位置,垂直往下唱,這時肚臍以下壹寸半左右有壹個著力點接住這個力往回收腹,迫使橫膈膜下降,形成上下力的對抗,上下的力要保持均勻壹致。這時胸腔兩肋不能塌要保持繼續往外擴,後背也要繼續張開。唱完壹句後人完全放松重新吸氣準備唱下壹句。演唱時同時要註意語言,咬字的著力點通常與說話的著力點基本相同。字頭也就是每個字的聲母部分,既要清晰又要短促有力。表現語氣時通常用強調字頭的方法來表現,例如:“我的心啊,被撕裂得陣陣劇痛斑斑傷痕。”這壹句需要強調的是動詞和形容詞,那麽就要特別的突出這幾個詞字頭。字腹是每個字的韻母部分,只有韻母才能在演唱中發揮***鳴的效果。演唱時註意每個字的韻母都要連起來並統壹在同壹種狀態中。把每個韻母都要唱得很圓很飽滿。字頭和字腹要分開,不要粘在壹起。我認為在演唱這首作品時需要把每個字的韻母掛在頭頂以上六寸左右的高位置上,搭上小腹的對抗點往前下方的腳低下唱。聲音效果完全是在上口蓋以上,下巴是完全放松的,喉嚨就像壹根通暢的管子不斷的輸送涼氣到肺裏。上下完全分離,像是頂天立地的感覺。那麽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做到人和聲音的前後分離,人好比是器樂,如果聲音效果和器樂本身粘在壹起就會使聽眾感到模糊不清,所以演唱時感覺應該是人在後面聲音在前面,仿佛能看見腦子裏所準備的每壹個步驟。我們在演唱中永遠需要想到是整個狀態的協調,而不是單想著某壹個方面。還需要註意的是我們在演唱中壹定要學會放松,放松並不等於是松懈。面對觀眾的那壹面始終是保持舒展松弛的。

掌握好了科學的發聲方法最後談談怎樣來表現這首作品。《不幸的人生》是壹首歌劇選段,是有劇情、人物形象、和內心獨白的。那麽作為壹個表演者首先要對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行分析。這段詠嘆調是子君是在最後走投無路時的壹段內心獨白,音樂響起馬上就要進入規定情境中,必須做到把音樂刻在腦子裏。開始唱第壹句時就要抓住寂靜、寒冷、淒涼和痛苦的整個基調,讓這種氣場布滿整個舞臺。嚴格的按照譜子上所要求的速度和節奏演唱,註意表情記號。不能因為表現情感而任意加快節奏或者放慢節奏,這樣就失去了音樂本身的張力。在b段中四句“別了”要唱出的層次,由弱漸強層層遞進逐漸引入高潮部分。在這首詠嘆調中出現過三次子君的吶喊,每壹次吶喊,內心獨白是不壹樣的,因此在演唱中也要有不同的處理。第壹次是無助的吶喊,已經接近崩潰快要神誌不清了,演唱時可以在人物情緒範圍之內釋放出最大的音量;第二次吶喊是子君的怨恨,要唱到內心深處,雖然情緒很激動但要控制好聲音,不要唱得太強:第三次吶喊是子君對自己悲慘人生的最後吶喊,經過痛苦的垂死掙紮後已經有氣無力了,因此演唱時註意由弱漸強,情緒和聲音可以完全釋放出來。最後壹句點題,應該唱到心靈的最深處,在弱聲中仍然要表現出音樂的張力,最後聲音收在高位置很小的壹個點上。整個演唱狀態情緒應該走在聲音的前面,這樣聲音才會有內容,才能真正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