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湖南邵東風俗有哪些

湖南邵東風俗有哪些

“唯楚有材,予斯為盛”,湖南,壹塊神奇的民歌寶地。

荊楚南蠻,本為化外之方,然從屈原居沅、湘而作《九歌》、《離騷》始,中華民族的浪漫主義人文情懷便發軔於此。歷千年經營,乃成獨樹壹幟的湖湘文化,蓋有其淵源。

孟子雲“今之樂猶古之樂”,吾深信不疑。民歌源於生活,早於文字,那麽文字體裁的詩詞文章借鑒民歌,定是確切。如以吳歌西曲入樂府,使之深得清新活波;劉禹錫以楚地民歌入《竹枝詞》、《浪淘沙》而傳唱千古;以勾欄瓦舍之市井新聲入唐宋詞,繁榮形成樂壹代文學樣式(南宋以降詞人過分追求“雅正”,摒棄“俗曲俚謠”而終使詞至沒落,繁華不再,足以明證);以民歌入元曲,而成近世曲藝戲曲之端源……由是觀之,民歌為中華民族之精神生活的成長是做出巨大貢獻的。

湖南民歌,首先是人才之盛。壹直在問,辣椒會影響嗓音,可就是這麽壹群專吃辣椒的湘人卻能唱響中國樂壇。且不說活躍在當代歌壇的宋祖英、張也、湯燦等人,單說何紀光、李谷壹等老壹輩藝術家。何紀光出生在桃花源故裏,土家、苗、漢聚居的武陵人家,從小耳濡目染民歌風氣。據說他曾向壹位苗族老藝人習得高腔山歌的唱法,並納入科學發聲方法,真假聲莫辨,鑄就獨有風格。他的聲音純凈、寬廣,高昂可斷絲,柔美能流水,得此聲音夫復何求!八十年代以壹曲“挑擔茶葉上北京”享譽全國。他的歌唱,充分體現了高腔山歌的魅力,如“洞庭魚米鄉”的開場,“思念”的開場,“好久沒到這條坡”最後“唱贊歌”句,壹個幹凈利落的甩腔,但卻悠揚至極,響徹雲端。生為人大代表的何先生,關心民生,提攜後進,李谷壹、宋祖英、張也等都曾受他教導。專心音樂,孜孜不倦。02年驚聞先生盍然辭世,終年63歲,以藝術盛年離去,“長使吾輩淚滿巾”,唯余暗自嗟嘆。

李谷壹大家都很熟悉,由湖南花鼓而入民歌,代表作有“妹妹找哥淚花流”、“鄉戀”、“難忘今宵”等。嚴格的說,她並不是純粹的民歌手,而是走新創作作品之路,難為有壹副好嗓子。

還有壹位不得不提,吳碧霞。這是壹位科班出身的女高音西洋花腔歌手,現任教於中國音樂學院。歷來西洋美聲和民族唱法水火不容,對於民族來說,要麽過於保守,難於發展,要麽全盤西化,面目全非。而吳在兩種唱法中遊刃有余,為中外看好。垂涎她的壹張“好花紅”的專輯多年,裏面有她的《試論“魚”和“熊掌”能否得兼--論中外作品演唱得歌唱觀念和思維方法》。

湖南民歌,其次是體裁內容之盛。湘西、湘西北之武陵山,湘南之衡山,湘北之浩瀚洞庭,加上湘、資、沅、澧四大水系縱貫全境,平原、水鄉、山地、丘陵皆備,故號子、山歌、田歌、小調、風俗歌具豐。以例舉證。號子,以“澧水船工號子”(津市,澧縣)為代表,經改編後,分為三部分,成為體制完備的大型聲樂作品;山歌,作品最多,瀚若星雲,如“郎在外間打山歌”(長沙)“冷水泡茶慢慢濃”(桑植);田歌,這是壹種稻作區域的特殊民歌形式,介乎山歌和號子之間,有“插田歌”(韶山)、“羅羅咚”(嶽陽)等,但僅在文獻上看過,未能有幸聽得;小調,較為抒情,如“四季花兒開”,“鄉裏妹子進城來”(邵東)等;風俗歌,反映民俗,婚喪,於古時生活聯系緊密,如“銅錢歌”(益陽),能聽到的不多。

湖南民歌,再次是內容豐富,清新健康,言辭優美,有些堪稱文字精華。民歌源自生活,有些未免流俗,但竊以為湖南的民歌精品良多,他們都是語言的天才。

印象最深的當屬何紀光的那首“思念”:“山高水遠路茫茫,郎姐二人遠隔在兩廂,難得見,朝朝暮暮思念長。門前有塊相思地,芹菜韭菜種兩行,郎拔芹菜勤想姐,姐割韭菜久望郎。” 不知道是文人創作還是民間始有,我堅信後者。試看兩人相思,直白而不顯露,卻用藝術的比喻,要在相思地上種“芹”菜“韭”菜,來“勤”“久”惦望,形象生動,生活情感交融在壹起,多美麗呀。

再如“馬桑樹兒搭燈臺”(鄧海倫):“馬桑樹兒搭燈臺喲,寫封(的)書信與(也)姐兒帶喲,郎去幫工(有的填‘當兵’詞)姐也在家喲,我三五兩年不得來喲,妳個兒移花也別處栽喲。馬桑樹兒搭燈臺喲,寫封(的)書信與(也)郎帶喲,妳壹年不來我壹呀年等喲,妳兩年不來我兩年挨喲,春天不到(也)花不開喲(也有的填‘鑰匙的不到鎖也不開’詞。)馬桑樹兒搭燈臺喲,姐在家中望郎來喲,窮人最知窮人苦哇,我窮人自有窮人愛喲啊,苦菜花開喲來相會啊” 先托物起興(源於《詩經》,自古有之),男方先表明心跡,“我是窮人,且要外出三五年,妳我雖然交好,但為妳青春考慮還是別嫁郎吧”,可女方立即回信,情比金堅,“窮人怎麽啦?外出又怎樣?我定會等妳回來,我就是妳春天裏的花,妳就是開我這把鎖的鑰匙,放心吧!”沒有海誓山盟,卻鐵骨錚錚忠貞不渝。突然想起《孔雀東南飛》裏“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曲調沈婉,卻無半點哀怨,不同於壹般的春思閨情。 答案補充 再如“鄉裏妹子進城來”:

“鄉裏妹子進城來,鄉裏妹子冇(mao,沒有)穿鞋(hai),何(huo)不嫁到我城裏

去(ke),上穿旗袍下穿鞋。城裏伢(a)子妳莫笑我,我打赤腳(jue)好得多,上山挑

得百(be)斤擔,下田揀得水田螺。 鄉裏妹子進城來,肩挑手提路(lou)難捱,何

(huo)不嫁到我城裏去(ke),出門三步有人擡。城裏伢(a)子妳莫笑我,我打赤腳(

juo)好得多,冇得田家勤耕種,冇吃(chia)冇穿冇法活”

整齊的七言應答式,是民歌反應生活的例子。指明美好的生活由勞動創造,而非“城裏伢

子”之類的地主或剝削者,表明勞動人民的心聲。

凡之種種,不勝枚舉。民歌是生活的寫照,過去人們雖然生活艱苦,但勤勞樂觀,精

神狀態我覺得比當代要好。大三時去長沙,在湘江橋下,橘子洲畔,見壹群人圍坐唱花鼓

,怡然自得,故相信從古至今湘人都很藝術地活著。

人雲“湘女多情”,不單湘女整個湘人都多情,不單多愛情,更多生活、創作、浪漫

之情。如此豐富的民歌,恐無人能出其右。 答案補充 將我有的湖南民歌列舉如下,不分新創作和傳統民歌,有些標明唱者,為我喜歡的版本,

不標明地域的多為新創作作品或不知:

1.挑擔茶葉上北京(何紀光)

2.洞庭魚米鄉(何紀光)

3.思念(何紀光)

4.壹根竹竿容易彎(長沙)

5.板栗花開壹條線(湘西)

6.扯白歌

7.小小幺姑

8.四季花兒開(桑植,鄧海倫)

9.郎在外間打山歌(長沙,何紀光)

10.冷水泡茶慢慢濃(桑植)

11.好郎好姐不用媒(桑植)

12.茅巖河號子

13.小小幺姑(俞淑琴)

14.郎從門前過(俞淑琴)

15.采茶(花鼓,鞠秀芳)

16.鄉裏妹子進城來(邵東)

17.洗菜心(花鼓,吳碧霞)

18.馬桑樹兒搭燈臺(鄧海倫)

19.尼姑思凡

20.采檳榔(湘潭)

21.壹個雀子壹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