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甲申國難與宋朝的靖康之變,它們的相同點是都跟農民起義有關,但在本質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
壹,?內憂?和?外患?的不同:
靖康之變?對於北宋來說,是?內憂?引發的必然?外患?。但它並不是金國蓄謀已久的侵略事件,只是在?合作?的過程中,根據事情的發展變化而陸續形成的; 甲申國難?和它相比,則有很大的不同,它完全是由?內患?引發的悲劇。二,被侵略的程度不同:
靖康之變?中的北宋政權被瓦解後,南宋政權很快就建立起來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宋的立身之本還存在;而?甲申國難?後的大明王朝,就直接被大清王朝吞滅了。
先來看看?靖康之變?吧:
靖康之變發生在北宋宋欽宗的靖康年間。由於靖康元年是丙午年,所以也被稱為?丙午之恥?。
1126年(靖康二年)四月,氣勢洶洶的金軍攻破了京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將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皇族、妃嬪與朝臣等幾千人押解北上。很快,整個京城就被搶劫壹空了。
之所以會有這次對大宋?傷筋動骨?的災難,主要原因是由於宋徽宗在任皇帝期間,重用了蔡京、童貫等人。他們權傾朝野,壹手遮天,導致天下大亂,引起了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迅速把北宋推入了壹個黑暗而又被動的局面。
正是因為北宋朝廷接連幾次鎮壓和瓦解農民起義,東北地區的女真族才趁勢崛起。這個背景之下,朝廷聽信了蔡京的意見,與金國聯手攻擊遼國,約定功成後,把原納給遼的歲貢轉交給金國,而宋則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雲十六州。
誰知,這樣的做法使大宋再次陷進進退兩難的境地。
金朝在和北宋合作期間,已經摸清了北宋的軍事底細,於是,他們得寸進尺,提出了更苛刻的條件:他們只把燕京及其所屬的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北宋,卻叫北宋每年把原來給遼朝的40萬歲幣,以及這六州二十四縣的賦稅,都如數交給他們。
後來,北宋答應每年另交壹百萬貫給金朝,金朝才答應從燕京撤軍。可是,金兵在撤軍時,居然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紳、富戶都席卷壹空,只把幾座空城交還給了北宋。
為了粉飾這次和金朝合作中的尷尬,宋徽宗只好自欺欺人地和壹些重臣壹起吹噓和上演著?凱旋?的劇情。
此後,北宋朝廷的內部權力鬥爭就越來越激烈了。各重臣紛紛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而有恃無恐,成了幾個有著利益紛爭的黨派。
1123年7月,因前遼國的將領、金朝平州留守張覺以平州降宋,事敗後逃奔到剛成為北宋燕山府。此時,金人便以?私納叛金降將?為由將燕山府問罪。北宋燕山府無奈之下,只得將張覺斬首。但這樣壹來,又造成了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紛紛對朝廷感到不滿。
金國的完顏阿骨原本是傾向與宋和的,只可惜他在8月不幸去世。他弟弟完顏晟繼位後,就開始籌劃攻宋的計劃了。次年夏,金國便以張覺壹事為由,明目張膽地開始攻打北宋?
再來看看?甲申國難?:
大明王朝的1644年(崇禎十七年)前後,發生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首的農民起義。原本屬於大明的後金(清),這時也趁勢造反、入侵,使明王朝應接不暇,從而陷入了國破家亡的境地。因這壹年是甲申年,所以也稱為?甲申國難?。
當年,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攻入北京後,百姓死傷無數,崇禎皇帝也被迫自盡。不久,後金(滿清)的政權就侵吞了大明朝。在這個過程中,清軍為了報復明朝百姓的反抗,便壹路向南屠殺大明的軍隊和百姓,其中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慘殺?等事件最為慘烈。清軍所到之處皆生靈塗炭、橫屍遍野,導致了中國人口的迅速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