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發生在湘贛邊界。
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參加起義的鐵路工人和農民,首先破壞了嶽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兩段鐵路,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
起義初期,中國***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攻占老關、醴陵、瀏陽等地方,但由於敵強我弱,部隊缺乏作戰經驗,隊伍中的某些領導者在指揮策略上也出現了錯誤,使得起義開始連連受到挫折,後來又遇到敵人的伏擊,起義最後以失敗告終。
擴展資料秋收起義起因:
隨著第壹次國內革命的深入,中國***產黨把工人特別是農民、士兵都組織起來,形成了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大力支持打倒軍閥的北伐運動。這就直接危及到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危及到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和封建階級的統治基礎。
這樣,帝國主義支持策動國民黨新老右派破壞革命,並向***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舉起了屠刀。
八七會議正式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並把領導農民進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任務,從而使全黨沒有在白色恐怖面前驚慌失措,指明了今後革命鬥爭的正確方向,特別是毛澤東在會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八七會議後,中***中央派毛澤東前往湖南傳達會議精神,並改組湖南省委,發動秋收起義。8月18日,在長沙市郊沈家大屋召開的湖南省委會議上,毛澤東堅決主張:由於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屠殺工農,喪失了民心,成為白色恐怖的象征。
因此秋收起義時“我們應高高打出***產黨的旗子”,以***產黨自己的名義領導人民革命。他在給中央的信中寫道:“國民黨旗子已成軍閥的旗子,只有***產黨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國民大革命失敗之後,中國***產黨學習蘇俄的革命經驗——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鬥爭路線。毛澤東在此之後帶領隊伍攻打大城市長沙,結果受挫,退到文家市。在文家市進行了文家市決策——由於敵強我弱,必須要放棄攻打敵人力量比較集中的大城市,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秋收起義反映了中國***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產黨提出的主張,“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口號,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決策為人民群眾所擁護,所以,秋收起義發動後,各地的農民群眾廣泛響應,願意跟著***產黨,為窮人打天下。
百度百科-秋收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