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馬踏飛燕,不是飛馬踏燕。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為東漢青銅器,國寶級文物,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銅奔馬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顯示了壹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誌,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的象征。?
奔馬三足騰空、壹足超掠飛鳥的瞬間,飛鳥回首驚顧,更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全身的著力點集註於超越飛鳥的壹足之上,準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
1983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96年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
文物特征
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壹足踏飛燕。壹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壹只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淩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制作技術
其鑄造工藝為分範合鑄,即分別鑄造馬身、馬腿以及蹄下飛鳥等部分,再合鑄完成整體造型,馬腿內夾有鐵芯以增強支撐力和強度,鑄造工藝在當時非常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