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是古代的壹種射擊兵器。弩的原理與弓箭相近,是壹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身)、弩弓(弩翼)、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通過機械控制弓弦發射,因此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而且命中率更高。
弩壹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身,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它的前部有壹個橫貫的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會左右移動,木臂正面有壹個放置箭簇的溝形矢道,使發射的箭能直線前進。木臂的後部有壹個匣,稱為弩機;匣內前面有掛弦的鉤,稱為?牙?;牙的後面裝有瞄準器,稱為?望山?;牙的下面連接有扳機,稱為?懸刀?。發射時,先將弦向後拉,掛在鉤上,把弩箭放在矢道上,瞄準目標後,扣下懸刀,牙就縮下,牙鉤住的弦就彈出,箭矢疾射而出。
弩最初出現於春秋時期,傳說由楚琴氏發明。楚琴氏在戰爭中感到弓箭的威力還不夠,便在弓上裝臂,發明了第壹把弩。隨後,弩在軍事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據史書記載,公元前342年,齊國和魏國在馬陵交戰,齊國軍師孫臏在馬陵道兩側埋伏了壹萬多名弩手,當魏軍經過時,萬弩齊發,大敗魏軍。在今天發掘出的秦始皇兵馬俑中,也能看出當時的騎兵配備了弩。
傳說諸葛亮發明了叫?連弩?的武器,它真能壹次射出十幾支箭嗎?
連弩設計圖。?弩?依靠機械拉力,比弓箭具有更強的殺傷力。
弩和弓相比,其優越性表現在:第壹是加大了張力。弓必須用雙臂拉張,射手壹手控弓,壹手拉弦,這樣它的張力不可能超過人的臂力。而弩則不同,不但可以雙臂拉,還可以腳蹬弓背,用腰乃至全身的力量拉張,因此,不論射程,還是殺傷力,都比弓強了許多。第二,用弓射箭時,弓箭手雙手拉弓,眼睛必須同時瞄準。但雙手拉弓不可能持久,眼睛瞄準也就倉促。
用弩時,可以事先把弩弓拉開,安上箭,對準了目標之後再扳機發射,加上弩機上設有專門的瞄準器?望山?,可以射得更準。第三,利用集中作戰,可以先把弩張好,選擇有利時機,壹聲令下,全體弩手同時發射,使敵人猝不及防。
據《三國誌》記載,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對弩進行了改進,設計制作了壹種?元戎?弩,被後人稱為?諸葛連弩?,可以壹次發射十支長八寸的弩箭,提高了弩的殺傷效能。然而,這壹說法尚未得到歷史文物的證明,諸葛連弩的結構至今仍是個謎。
隨著時代發展,弩的功能不斷得到強化,但尺寸也越來越龐大。從南京出土的五件南朝時期制作的銅弩機可以看出,其尺寸已經達四五米。這樣巨大的弩,靠壹個人的氣力是不可能張機發射的,只能安裝在底座上,用絞車等辦法才能張開。唐宋時期的弩也基本上是這種大型結構,操作越來越復雜。因此,當火藥出現後,弩就漸漸被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