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辦法:發病初期,噴灑20%菌滅克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錳鋅·霜脲800倍液加配廣大特效王。
(2)玉米粗縮病。玉米粗縮病主要由灰飛虱傳播。發病後的植株嚴重矮化,壹般僅有健株高度的1/2或1/3。葉片深綠,寬短質硬,呈對生狀;葉背側脈上常出現蠟白色突起物,用手摸有明顯的粗糙感。玉米5葉期易感染。
防治辦法:①播種前後用18%廣大阿啄凈1500倍液對玉米田及周邊雜草噴霧,殺滅灰飛虱;②苗期可用15%病毒必克600倍噴霧。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發生在灌漿末期,是壹種暴發性的、毀滅性的病害,易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
癥狀識別:玉米灌漿末期常表現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葉片呈水燙狀幹枯退色;果穗下垂,苞葉枯死;莖基部初為水浸狀,後逐漸變為淡褐色,手捏有空心感,常導致倒伏。
影響發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尚有爭論,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看法:其壹,是鐮刀菌引起的;其二,是腐黴菌引起的;其三,是腐黴菌和鐮刀菌的復合侵染引起的。但是,灌漿至乳熟期的大雨,對病害的發生有重要影響,土壤中的含水量高是青枯病發生的重要條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無有效防治措施,但品種間抗性差異極為顯著,可選用抗病品種。生產上常用的抗病品種有:豫玉4號、遼單18、陜單9號等。在栽培措施上應促進全苗,註意排水。
(4)玉米絲黑穗病。本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壹旦發病,通常全株顆粒無收。因此,該病的發病率即等於病害的損失率,危害相當嚴重。
癥狀識別:本病是苗期從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統性病害,癥狀表現主要在抽雄後。病果穗外觀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頂部沒有花絲抽出。有時壹側苞葉裂開,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變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飛散,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維管束的殘余物。
影響發病的因素: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糞肥或被種子攜帶的壹種能夠抵抗不良環境的特種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適宜的條件下,厚垣孢子萌發並通過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後,菌絲進入植株生長點,隨植株生長,蔓延至果穗和雄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後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環,無再侵染產生。
土壤和糞肥的帶菌量以及土壤的溫、濕度條件是影響本病發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品種間對本病的抗性有明顯差異。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抗病品種有中單2號、中單14、中單12、遼單18、丹玉13、陜單9號、豫玉2號、豫玉11等。②實行輪作、深耕。連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發病重。實行3年以上輪作,基本上可消滅土壤中病源菌的危害。另外,深翻土壤,將病菌孢子壓倒播種層以下,以減少菌源,減輕發病。③早期拔出病株。在病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並把病株拿出地外深埋或燒毀,以免病菌落入土中。
(5)亞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稱鉆心蟲,屬鱗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心葉和穗、莖稈。
防治方法:①苗期每畝可用3%呋喃丹1~2千克加入1倍的細土或細沙,均勻撒入心葉中。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殺蟲劑蘇維士或18%廣大阿啄凈1500倍加廣大特效王噴霧。
(6)黏蟲。又稱夜盜蟲、五色蟲等。屬鱗翅目,主要危害玉米葉片。如在低齡段不加防治,進入6齡階段的幼蟲可在3~5天內將整株玉米苗、葉片食光,造成嚴重損失。該蟲晝伏夜出,傍晚開始活動,黃昏時覓食。有假死性,怕光。
防治辦法:田間百株玉米害蟲數達30頭左右時,應立即進行防治,每畝可用50%辛硫磷1500倍夜噴霧;大齡期可用0.1%蘇維士或18%阿啄凈1500倍液加配廣大特效王噴霧。
(7)玉米蚜。又名膩蟲。屬同翅目,蚜科。以刺吸葉片汁液危害,分泌蜜露並產生黴狀物,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同時玉米蚜還可傳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辦法: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0%轟蚜1000倍液噴霧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或8%大功臣1500倍加廣大特效王噴霧。
玉米噸田寶不是殺蟲劑和殺菌劑,但是葉面噴施玉米噸田寶可以增強玉米對病蟲害的抗性。葉面噴施玉米噸田寶可以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可以減輕玉米螟、蚜蟲和黏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