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費城作為大陸會議所在地領導了戰爭的進行,但在戰爭結束後紐約卻被定為臨時首都所在地。而隨著聯邦政府的正式成立,首屆議會的主要任務就是選擇壹個地方成為美國的正式首都。我們知道首都作為壹個國家政治中心,其所在州必然會因此獲得巨大的利益,因此各州紛紛選擇本州作為建都所在地,不包括羅德島在內的十二個州竟然推出了十六個建都地點。
但無論如何,選擇建都地址是國家成立以來的壹件大事,必須要從政治、經濟方面的影響力、交通是否便捷、能否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以及發展前景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因此在當時的交通狀況下,壹些偏遠地區的候選城市即使民眾的意願再強烈,也不可能最終成為首都。
各州代表們提出的首都選址方案
爭來爭去,到了後來壹些城市慢慢地退出競爭,當然不是這些城市自願退出,而是實在沒有什麽人支持。壹些小州的議員也明白自己所在州的城市沒有競爭力,因此倒不如選擇壹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大城市,於是在各位議員的拉攏下,首都的選址逐漸集中在紐約、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三個大州,分別是紐約市、賓夕法尼亞的萊特渡口方案、還有麥迪遜極力主張的在波托馬克河畔選址建立壹座新城市作為首都。
波托馬克河位於弗吉尼亞和馬裏蘭的交界處,不僅位於當時美國的中心位置,同時也是壹條極為重要的航運要道。該河在流經弗吉尼亞和馬裏蘭後註入切薩皮克灣,在當地印第安語中,“波托馬克”就是“貿易區”的意思,是美國中部壹條連接北美內陸和大西洋的重要河流。
弗吉尼亞方案和賓夕法尼亞方案的兩個建都地址
在麥迪遜看來,波托馬克河簡直就是上帝贈送給美國的禮物,不僅位於當時十三州的中間位置,還連接了北美大陸中部地區與恰薩皮克灣,並且還擁有優良的通航條件,帆船可以將弗吉尼亞商品直接從產地送往歐洲。最主要的,在麥迪遜看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遲早也會屬於美國,因此波托馬克河的航運甚至可以通過密西西比河直接連接太平洋,因此建都波托馬克河畔對美國的長遠發展來說非常有利。
麥迪遜建都波托馬克河畔的建議得到了華盛頓、傑裴遜等弗吉尼亞人的支持,並且傑裴遜和華盛頓壹直在討論怎樣過改善波托馬克河的航運狀況,他們被麥迪遜充滿激情的想象所感染,認為在未來這將是壹條能夠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黃金水道。
麥迪遜等人想象中的北美黃金水道
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北美大陸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壹條水道,因為大陸西部高大的落基山脈將會成為壹道不可逾越的障礙,但在當時對西部地理的無知導致的錯誤下,他們絕對相信這條水道是真實存在的。
只是麥迪遜的主張遭到了來自賓夕法尼亞代表的反對,他們反駁說波托馬克河的優勢僅是局限在弗吉尼亞,而賓夕法尼亞同樣有壹條註入恰薩皮克灣的大河——薩斯奎哈納河。這條河連接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馬裏蘭州,在當時來說其航運價值比之波托馬克河更加重要,因此僅從航運價值來說,薩斯奎哈納河畔更適合成為美國的首都,如果建設壹座城市,那麽他們的的萊特渡口將是不二的選擇。
河流上的帆船
最主要的,賓夕法尼亞代表認為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不可能成為美國的領土,反而與美國同宗同源的加拿大(現在的魁北克地區)在未來壹定會加入美國,所以賓夕法尼亞才是美國真正的地理中心;而從當時的人口分布情況來看,賓夕法尼亞更是美國的中心無疑,因此賓夕法尼亞更有成為美國首都的理由。
但紐約的代表們則反駁說,如果以是否有航運價值作為建都標準,那麽作為北美最大港口城市的紐約顯然更有優勢,現成的城市不用卻去新建壹座城市作為首都只有傻子才會做,尤其是在美國面臨債務危機的情況下花費大量金錢去建設新城更是得不償失。況且紐約現在就是臨時首都所在地,與其遷來遷去,不如就此安頓下來。至於弗吉尼亞代表和賓夕法尼亞代表所提出的地理中心論,無論是把密西西比河以西或者加拿大作為未來美國的領土,都是現階段不存在的事實,是建立在壹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上,因此這樣的理由毫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