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標記實驗時,上清液出現少量放射性,是因為:保溫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體內增殖後釋放子代,經離心後也會分布在上清液中,會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用35S標記實驗時,沈澱物出現少量放射性,是因為:攪拌不充分,有少量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吸附在大腸桿菌表面,隨大腸桿菌離心到沈澱物中,使沈澱物中出現少量的放射性。
噬菌體侵染實驗結論:噬菌體註入宿主菌細胞內的物質是DNA,釋放出來的是跟原先感染細菌細胞壹樣的噬菌體。可見在噬菌體的生活史中,只有DNA是聯系親代和子代的物質。而母本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則留在細菌的莢膜外。
擴展資料:
侵染過程
第壹階段噬菌體侵染寄主細胞的第壹步是“吸附”,即噬菌體的尾部附著在細菌的細胞壁上,然後進行“侵入。噬菌體只把頭部的DNA註入細菌的細胞內,其蛋白質外殼留在壁外,不參與增殖過程。
第二階段噬菌體DNA進入細菌細胞後,會引起壹系列的變化:細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體逐漸控制了細胞的代謝。噬菌體巧妙地利用寄主(細菌)細胞的“機器”,大量地復制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並形成完整的噬菌體顆粒。
噬菌體成熟時,這些DNA高分子聚縮成多角體,頭部蛋白質通過排列和結晶過程,把多角形DNA聚縮體包圍,然後頭部和尾部相互吻合,組裝成壹個完整的子代噬菌體。
第三階段噬菌體成熟後,在潛伏後期,溶解寄主細胞壁的溶菌酶逐漸增加,促使細胞裂解,從而釋放出子代噬菌體。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培養的感染細胞,可以直接看到細胞的裂解現象。T2噬菌體在37 ℃下大約只需40 min 就可以產生100~300個子代噬菌體。
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後,又去侵染鄰近的細菌細胞,產生子二代噬菌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