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歌歌詞
演唱:閆學晶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哎……喲。
春呀嗎春天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哎……喲。
夏呀嗎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割蜜薯,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哎……喲。
秋呀嗎秋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牢,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冰如鐵,迎來又壹年,盼望冰消雪化艷陽天,哎……哎……喲。
擴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系。
以北鬥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幹支紀元法,正月建寅,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幹支歷將壹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
上古時代以北鬥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二十四節氣”,鬥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在古老文化中,幹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系在壹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鬥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經南、西、北旋轉壹圈,為壹周期,謂之壹“歲”。故,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北鬥鬥柄指向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