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是柔弱的存在,在傳統的習俗之下,女性所扮演的基本上都是母親與妻子的角色,也就是家庭主婦——這些女性的生活應當圍繞著自己的家庭來進行,仿佛是壹直固有的傳統。
而至於戰爭,這種給人以血腥強硬的詞似乎壹直與女性毫無瓜葛,但是如果真正去看歷史,就會發現女兵在歷史之上早有先例,比如說西非達荷美國王蓋左的婦女軍團就是其中之壹。而在美國,自獨立戰爭開始就逐漸有壹批女性加入軍隊,為國家貢獻壹份力。
壹、獨立戰爭時期
在美國建國之初,雖有不少的女性跟隨丈夫隨軍作戰,但大多數只是“隨軍”,並不是主要參與“作戰”。不過要說所有的都不作戰也不準確,這段時間中還是有少許女英雄加入戰爭的,他們甚至在後來壹度為人所歌頌,比如瑪麗海斯——瑪麗海斯的丈夫本是當時賓夕法尼亞州的壹個軍團中的炮兵,但不幸的是他在壹場戰爭中受了重傷,導致位置空缺,而瑪麗看到無人替補便自請上戰場,填補空缺。戰爭之後,瑪麗被無數人所歌頌,並永久載入史冊。
當然,像瑪麗這樣的人,她們並非是以女性形象進入軍隊的,畢竟女扮男裝上戰場並非是中國花木蘭的專利。她們這樣的女子除了和男子壹樣的勇敢堅毅之外,也擁有著女子獨有的細膩與謹慎。但是這種優秀的女子卻依舊並沒獲得應有的尊敬,就比如說美國歷史之上曾經就有這樣壹個民族英雄——桑普森,她加入了陸軍之後壹直為美國而戰,但是國家甚至還拖欠她的軍餉,她死後,她的子女也不能像壹般的烈士以及軍人子女那樣獲得撫恤金,令人唏噓不已。
言歸正傳,據統計在獨立戰爭期間,至少有兩萬名婦女是跟隨著服役軍人轉戰各地的,其中不僅有軍人的妻子,還包括了他們的母親和女兒,當時的軍隊會委任這些婦女承擔著做飯或者縫紉等工作,為軍人們提供便利。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的婦女是被軍隊所雇傭,當起了醫療隊裏“不太專業”的戰地護士。
二、美國內戰時期與壹戰時期
1、到了美國內戰時期,女扮男裝的女子越來越多。在利弗莫爾的記憶中說:“超過400名婦女以女扮男裝的方式投入戰鬥”。而且除卻在之前就已經很常見的縫紉、做飯外,不少女性甚至開始奔波於前線,當上了偵察兵和情報員,甚至有時候連突擊隊都能夠看到她們的身影。
除此之外,在南北戰爭時期還有以女間諜形式存在的女性,她們以“美人計”誘惑敵人的手段是當時比較“風靡”的手法。不過這些婦女最後壹般只有兩個結局,壹類是被稱頌為民族英雄,壹類就是湮滅於歷史。
而此時的戰地護士較先前作用更是不容小覷,並且這個時候的戰地護士已經是比較專業的了,而非之前的“兼職”,這顛覆了原來的戰地護士的臨時性和不專業性的形象,這種專業最為體現在“專壹”上——戰地護士已經不需要兼任洗衣做飯縫紉等工作,只需要專心搶救傷兵就好。
不過盡管她們總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在此期間美軍卻始終沒有給這專業的護士醫療團隊壹個“名分”。換句話說就是,這支隊伍與士兵仍舊是不對等的,如果不是因為她們能夠救助士兵,可能她們連軍人身份都保留不下來。在當時,有壹個軍醫處處長甚至曾公開表示他不希望女性進入戰場。
2、在壹戰過程中,由於人手的不足,美軍已經開始將女性規模性的招募進入軍隊,在這時美國還正式成立了護士軍團,這算是美國女性進入軍隊壹個小突破。
不過她們依舊沒有享受到相對公正的待遇,這種不公正待遇表現在多方面——海軍方面表示後備軍中女性不能夠進入軍艦,而陸軍方面更是強力反對女性進入戰場,並以女性身體不適應戰場為由直接拒絕女性大夫進入戰場。
雖然在此前女兵地位壹直不高,即便是有所上升,漲幅也比較小,但這種情況到了二戰時期卻有了壹個變革性進展,二戰時期可以說是美國女兵地位的壹轉折關鍵期,而這種地位的提升也體現在多方面。
壹、陸軍方面
1、陸軍方面大致分為兩部分,首先是陸軍婦女輔助隊的建立
1940年,由於第壹次和平時期義務兵役這壹條例進入法律,越來越多的婦女被要求進入軍隊,而婦女組織們也乘機應聲而起,她們為推動婦女進入軍隊而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最終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美國成立了陸軍婦女輔助隊。
不過在其成立之初,是只招收少部分女性(即有能力),絕大多數女性還是沒有辦法進入其中。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愈發劇烈,美國壹些有識之士也隱約感受到了自己國家或許將無法獨善其身,女性大規模參軍在此時應該是勢在必行,於是當時的馬歇爾將軍曾多次表現出了想讓婦女大規模參軍的強烈意願。
而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戰爭真的爆發了,從這時候起反對女性進入軍隊的聲音徹底消失,轉而是對馬歇爾將軍有先見之明的贊譽。而此後,大量的婦女進入軍隊,解放了男性軍人的時間,使其能夠更為投入的進入戰鬥,這也成了不爭的事實。
2、接著是陸軍婦女隊的建立
上面說到的女性輔助隊其實主要還是以輔助為主,這就導致婦女隊伍在當時還並不算真正進入到軍隊。直到1943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法律,這才使得其從輔助變成主位,陸軍婦女隊正式建立,美國政府授予了婦女和男性相同的軍事地位,婦女們成為了正式士兵,和男性實現了平等。女性在軍隊之中不再是以依附於男子而存在的形象,而是獨立自主的形象。
當時陸軍航空隊是婦女人數最多也是最集中的地方,這裏有近壹半的女兵並非從事著我們所想象的那類行政工作,而是和男性壹樣從事著壹些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就比如說飛機駕駛員、波金屬板工人、電工技術員等等,而事實也證明,她們做的並不比男性差。
二、海軍方面
為了應對戰爭,海軍方面也開始擴充女性,並且成立了海軍婦女隊,這和壹戰期間並不允許婦女進入軍艦的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1942年,海軍誌願緊急服役婦女隊正式建立,並且開設了相關的培訓課程用以訓練新入伍的女兵。
在這裏,有近85000位婦女服役,她們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這些崗位大多數是非直接戰鬥崗位,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沒有這壹群強大的後援,可能美國所付出的代價遠比現在我們所要知道的多。
三、總體待遇方面
上文說到,在二戰之前,美國女兵的身份根本比不上男兵,更不用說什麽好待遇了,但是二戰時期的女兵開始有了良好待遇——比如說每個人每個月有18.75的薪水,同時還有壹萬元的人身保險。
除此之外,她們還能夠被授予軍銜,只不過當時軍銜沒有男兵高,最高的是上校,在當時海軍誌願緊急婦女隊中就有不少的婦女被任命為上尉、中尉、少尉等軍銜。而此時,女兵結婚懷孕也不再會被隨意解雇,如果性侵女兵,更是會受到嚴厲的審判,這在很大壹方面保證了女兵的安全。
總結
總的來講,比起之前,二戰時期絕對是女性參軍的壹個重大轉折點。從此後,女兵的身份有了法律的保障,同時,女性的獨立部隊成立了,不再是原本的附屬地位,而且,女兵不再從事著單壹的文秘、後勤、醫護工作,她們可以從事全軍種的非直接戰鬥類工作。
最為重要的是,在此期間,美國人的思想也開始有了轉變,原本的軍隊大男子主義思想逐漸改變了,女兵的貢獻也獲得了全社會的認可,這也從另壹個方面表現出了美國婦女在社會至上的認可度在不斷的提高。
其實不僅是女兵,其他的社會女性所受到的職業約束也在不斷地減輕,婦女的擇業就業渠道不斷地在擴展,這對於美國社會來說是壹個十分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