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觀賞石王國是怎樣誕生的?

觀賞石王國是怎樣誕生的?

地球已經有 46 億歲了,在這個蘊藏著無窮奧秘的星球上,有壹種東西我們可是再熟悉不過,那就是——石頭。觀賞石是古老而美麗的“石頭藝術品”,是無法復制的大自然傑作。觀賞石的媽媽是地球,觀賞石自身也記載了地球的歷史,蘊藏著無數的寶藏,我們應去發掘、認識、欣賞、開發和利用。現在,就讓我們壹點點揭開觀賞石的神秘面紗吧。

壹、觀賞石的媽媽是地球

為什麽說觀賞石的媽媽是地球呢,因為觀賞石的出生和成長都離不開地球,火山、大海、冰川和風雨雷電都對觀賞石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觀賞石中有 3300 多種礦物兄弟,這些礦物兄弟構成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它們在衣、食、住、行、醫各方面都為我們人類提供了許多必需的物質原料,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液”和“糧食”。所以,我們對觀賞石文化的研究、探索也是對地球的結構、資源和自然規律的研究探索。那麽,地球的內部結構究竟是什麽樣子呢?

就像雞蛋分為蛋殼、蛋清和蛋黃壹樣,地球內部結構也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叫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就像雞蛋殼,它是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殼的上部主要由花崗巖組成,下部由玄武巖組成。地殼可不是壹樣厚,我們所在的大陸地區的地殼比較厚,大洋地區的地殼要薄壹些。地球的“蛋清”——地幔,分為上下兩層。上地幔的物質處於局部的熔融狀態,巖漿就是從這裏來的,地球上分布廣泛的玄武巖也與這壹層有關。下地幔主要是各種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地球的“蛋黃”——地核,它分為外核和內核,主要由鐵和鎳兩種元素組成,可能還含有矽、鉀、硫、氧等元素。

地球內部結構

二、地球媽媽有五層皮膚

了解了地球的內部結構,那麽她的外部結構如何呢?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外部結構也不是都壹樣,它是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和土壤圈這五個圈層組成。最外面是大氣圈,它是由環繞在地球周圍的混合氣體組成的,它是生命的保護圈。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它是生命的搖籃。如果地球上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生物圈由空氣中、海洋裏、地上的和地下的壹切生物構成。大氣圈和水圈是生物圈的“父母”,創造、養育了壹切生命。巖石圈是地球堅固的巖石外殼,它有雄偉的山脈、巨大的盆地和高低起伏的丘陵,其中蘊藏著人類需要的各種礦產資源。土壤圈是巖石圈最外面能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是地球各圈層中最活躍、最富生命力的圈層之壹,位於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的交換地帶,是連接無機界和有機界的樞紐。生物圈(生物過程)土壤圈水圈(水作用過程)地質作用為生物提供水和養分巖石圈(風化過程)吸收大氣中的氧,釋放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氣圈(空氣遷移)水循環

三、巖石圈是地球媽媽最硬的皮膚

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固體集合體,巖石圈是地球堅固的巖石外殼,這個外殼就是地球媽媽最硬的皮膚。巖石的樣子千奇百怪,種類繁多。巖石有三大家族:巖漿巖(火成巖)、沈積巖和變質巖。這三類巖石各具特色。最堅硬、塊頭最大的是巖漿巖;沈積巖分布廣泛,層層疊疊;變質巖多種多樣,其中有各種礦物,蘊含豐富礦產。妳壹定想問題:它們都是怎麽形成的?

先說大個頭巖漿巖,在深深的地下,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巖石會熔融形成巖漿,侵入地殼或噴出地表,經過神奇的結晶作用就形成了巖漿巖,我們也叫它火成巖。如果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巖石又發生了變質作用,就會轉化成變質巖;沈積巖就完全不同了,它是在陽光、空氣、水和生物的作用下,經風化、剝蝕、搬運和沈積作用才形成的。

四、巖石蛻變生成觀賞石

還記得前面講過的地殼嗎?那層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它可不是很老實,總是不停地活動,科學上稱這種活動為地質構造作用,包括疊壓、錯層、斷裂、褶皺、扭曲,等等。這樣有壹部分巖石就不是最初的樣子了。再加上不同地層的相互作用、不同地溫的相互反應,還有風化、侵蝕等作用,有些巖石就會蛻變成不同種類的觀賞石啦。

那麽,什麽樣的巖石可以被稱為“觀賞石”呢?壹般來說,觀賞石是指天然產出的,具有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石質藝術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觀賞石變幻莫測的藝術效果,讓我們從中得到無盡的審美享受。

地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