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關於建黨90周年的資料

關於建黨90周年的資料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產黨已經走過9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壹個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回首這90年來,我們的黨走過的是壹條艱苦奮鬥的道路。

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產黨註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表的第壹代中國***產黨人,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國家生產力迅速發展,中國由落後走向繁榮,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在“十壹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2008年奧運會緊鑼密鼓的籌備之際,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論述為我們提出了言行的指導。“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雖然僅僅是簡單的八句話,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樹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實現國家穩定,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對我們每壹個人的要求啊!

中國***產黨自從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90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壹個只有五十多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執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90年來,中國***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在90年前,中國正處在風雨如磐、長夜難眠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中國***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的。中國***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此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統壹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紀元。中國***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愈戰爭創傷,調整就中國的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壹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十壹屆三中全會是壹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經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十壹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壹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壹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堅持改革開放,並緊緊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國家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多年來,我國的發展速度居世界第壹。基本建設大規模展開,某些高科技領域也取得進展,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顯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之壹。在國際上,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也改善了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中國經濟在2009年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並對世界經濟逐步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今天,我們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立人力資源強國”,這充分體現了人才的重要性,大學生黨員是中國***產黨的後備力量,保證***產黨的執政地位,就必須加強對高校黨的建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統領,緊密結合實際,實現重點突破。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特別是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必須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學校黨建工作必須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規劃,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質量、水平緊密結合起來。我們必須把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使黨的工作有機融合,滲透和體現在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項工作任務中,並以這些工作的成效和事業的發展衡量和檢驗黨建工作的效果。

我們還要積極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要進壹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更加有效地發揮黨代會在不同層面的民主監督和參與作用,積極發揮各類學術組織在重大決策的作用,要制定幹部學習培訓規劃,完善校院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倡導學以致用的學風。加大對管理幹部的培訓力度,拓寬培訓渠道,保證培訓時間,推進幹部考核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高校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對於高校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校黨委陳寶昆書記在黨員幹部培訓大會上作了題為《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努力爭當學習型黨員》的動員報告。陳書記的動員報告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和特點,從深刻認識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大意義、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努力爭當大學生學習型黨員的表率三個方面,對我校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進行了深入動員。校黨委副書記、黨校校長劉滄山同誌作了題為《認清形勢明確責任充分發揮***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專題報告,他從“沒有***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前的形勢、任務和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學生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三個方面作了精辟的講解。他要求黨員幹部要樹立信心、增強意識,做好模範帶頭作用,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指導作用是,壹方面,黨的建設為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際成效檢驗黨建的得失。另壹方面,科學發展觀蘊含的理論思想內容也為加強改進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具體說,黨的思想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為重要任務,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員要把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重要義務之壹;要使高校黨的建設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牢牢把握黨對高校的領導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就必須積極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

學校黨建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第壹要義是發展,從促進學校發展的大局中謀劃黨支部工作,把黨建工作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深刻領會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與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緊密結合,按照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指導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不斷改進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按照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黨支部工作,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創新活力,努力開創我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在學習和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黨建工作就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必須動員廣大黨員投入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中來,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加強辦學條件及辦學軟件建設,把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學校的發展全局來考慮,促進學校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只有中國***產黨才能真正能夠帶領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中國***產黨黨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號召力,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我相信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建黨90周年中國***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壹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在列寧領導的公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產黨第壹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壹只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煮,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十三人,代表全國冠軍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壹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壹新。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壹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壹大”的確 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這是壹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的內容很多,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分析,第壹階段是從黨的壹大到七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前這壹時期;第二階段是從黨的八大到十壹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這壹時期;第三階段是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期間,改革開放至今這壹時期。

分開三個階段來分析,每個階段又可以細致劃分到每壹次代表大會所處時期,如果需要對於這個問題細致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當中有很全面的每壹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背景、召開時間、歷史意義的資料,妳只需要搜索如“中國***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可以了解,我這裏就不做復制粘貼族了,只分為三個階段給妳概括壹下主要的成就。

第壹階段:1921年,毛澤東等12人代表各地的***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產黨誕生。 中國***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歷史階段。北伐戰爭時期,***產國際和***產黨人幫助孫中山認識到聯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進入了以革命的武裝進行北伐的新時期,而這次戰爭中途夭折的教訓,使***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軍隊,開展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走上創建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嶄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黨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使農民獲得土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同抗擊侵略者,贏得了抗戰勝利。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產黨經過三年解放戰爭,於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第二階段:建國之初,中國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國農業人口總數90%以上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億農民分得了約4700萬公頃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實施的第壹個五年計劃取得巨大成就: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達8.9%以上 ;建立起壹批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沒有的基礎工業,包括飛機和汽車制造業、重型和精密機器制造業、發電設備制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制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冶煉等。從1957年到1966年,是中國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3倍,國民收入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8%;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幾倍乃至十幾倍的增長;農業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大規模展開。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30年我黨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壹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誌,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壹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6.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壹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7.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壹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8.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壹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