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全文約260字。從“鳩摩羅什”到“唐玄奘”等《心經》翻譯的文字大同小異。《心經》是大乘佛教“般若經”思想之概括。
《心經》不是原始佛經,它的文體和內容與原始佛經相去甚遠。與原始佛經中最古老的《雜阿含經》比較,它不是對釋迦牟尼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心經》是大乘佛教形成時代所產生的理論,是那個時代社會矛盾的產物,它以“玄學”助長了中國佛教和思想界的虛無主義,對中國禪宗的思想有深遠影響,它提倡持咒,這對於密宗和凈土宗的念佛法門之形成也影響深遠,它以其主觀唯心主義和玄學的風格與原始佛學註重邏輯實證的科學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心經》對中國宗教和哲學的消極影響是主要的。
2
原始佛經的核心理論是:“苦,集,滅,道,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助道品”等等;
要想闡述的思想是:“五蘊無常,諸法無我,離貪離苦,涅槃寂靜。”
《心經》宣揚的是“照見五蘊皆空,度壹切苦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中無色……無苦,集,滅,道”等等。
實際上它以“空”的理論涵蓋乃至取消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並且否定了原始佛教的修行次第。
《心經》明明是對佛教原始教義之否定,卻又偏偏被後世佛教界推崇供奉,這種奇特的現象,必須要研究它的歷史背景才能明白。
3
釋迦牟尼是生活在公元前4、5世紀之間的人,他以口講,行遊的方式傳教。雖然他有比較強的感召說服力,教化力,然而在他生前,信徒的數量並不大。
相傳他圓寂後的當年首次結集經,律,與會比丘約五百人。這與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相似:時代相近,傳教的方式相近,信眾規模相近。
相傳“佛”去世235年之後,有在阿育王的支持之下,結集“三藏”,使在部派佛教中流傳已久的《四阿含》最後定型。
這次結集在古老的《雜阿含經》中出現了有關阿育王的故事,在《增壹阿含經》中出現了大乘佛教的概念。佛經在原始佛教時代,僅僅依靠背誦的方式,口口相傳,依靠專業背誦者,承傳經律,這使佛經內容容易產生變化。
4
《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壹切苦厄。”
“心經”沒有闡述“照見五蘊皆空”與“度壹切苦厄”之間的邏輯必然性。眾生壹切苦厄,從原始佛學教義來說,是眾緣所生,此有故彼有,它不能因為某人某菩薩“照見”就消除,就超越,就出離。
“空” 的含義,在大乘佛教中,闡述得非常繁瑣,玄妙。但是在原始佛學中,“空”的含義很簡潔切實,那就是“無常”,“無我”,故說“空”。
“五蘊”,即色,受, 想, 行, 識,本來“無常”“無我”, 本來“性空”,與照不照見無關。
“苦厄”既是人類之主觀感受它又是自在之緣生。有苦之緣起,就有苦之感受,“觀照”可以讓人理解苦厄,但是不能夠消除苦厄。
5
《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將事物的“性”與“相”混為壹談。色,是指事物的相。萬物因事物的“相”而可以區別,可以感知。
“佛”所說“空”,是指萬物有***性,“無常”“無我”,即“緣起”和 “緣生”之義。(見《雜阿含經》雜因頌第三。卷十二,第二百九十七節佛說大空法經)
說“空”中什麽都沒有,什麽都“無”,這些不是佛陀所謂“空”的教義,而是“玄學”。佛所謂“空”是緣起論。“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因緣,四聖諦,皆因 “ 緣起論” 而成立,而有。 佛陀的“空論”不是什麽都無,而是什麽都有。
“空”中……無“苦,集,滅,道”,表現了大乘佛教對原始佛教原理的背離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