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獎牌、體育特長不再是加分“王牌”,三好學生、優秀幹部逐漸褪去光環……新高考改革方案規定從今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並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只適用於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省(區、市)招生。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今年全國性加分項目已按要求全部調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項目也將從2014年的95個陸續減少到2018年的35個,減幅63%。有30個省份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實施方案已報教育部備案。
2、自主招生在統考後進行
2003年以來,國家在90所高校啟動自主招生試點,每年通過自主招生渠道錄取的考生人數約占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參與自主招生試點的90所高校已全部公示2015年自主招生報名審核通過名單,自主招生考核推遲到全國統考結束後至成績公布前約兩周內完成。
3、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分類考試
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2015年通過各種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預計將占到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壹半。
所謂分類考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詳解為: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中職學校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文化基礎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測試。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學生也可參加統壹高考進入高職院校。
4、18 個省份使用全國統壹命題試卷
教育部最新通報:今年,使用全國統壹命題試卷的省份將從去年的15個增加到18個。
高考分省自主命題始於1989年,由上海市率先試點。2014年,全國高考***有來自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自主命題省區市***計16套命題。
5、高校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
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建立招生問責制,2015年起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
記者了解到,2015年全國各高校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將全部落實到位。同時,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按要求嚴格落實高校招生信息“十公開”原則和高校招生26條禁令,反復申明招生紅線。
6、全面實行平行誌願錄取投檔
今年,根據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31個省份將全面實行平行誌願錄取投檔。所謂平行誌願,舉例來說,某省份規定考生第壹批次可填報6個誌願,那麽這6個誌願均為並列關系的“第壹誌願”。
從2003年湖南首次實行平行誌願填報方式試點以來,陸續有28個省市陸續實行了平行誌願。
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壹,國家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壹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此輪的改革從考試科目、高校招生錄取機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調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錄取與高中學習相關聯的辦法,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都主要是按文理分科,考察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外加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的成績,也就是大家所說的3+x,高校在招生時依據這些考試的高考總分數進行錄取。
不分文理科 高考總分由兩部分組成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試科目設置方面明確規定,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
壹部分是全國統壹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壹計入總分。
另壹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個科目,而每門都已經“學完即考”、“壹門壹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同時對招生錄取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於統壹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說,改革的重點是探索依據統壹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簡單地說就是“兩依據、壹參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數論”、“壹考定終身”等問題,發揮高考“指揮棒”的正確導向,增加學生的選擇機會,減輕學生的應試壓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使高校科學選才。
改革時間表:上海 浙江今年試點
考慮到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性、復雜性,這次改革將先選擇在條件比較成熟的上海市、浙江省開展試點。今年底,上海市、浙江省兩地分別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從2014年秋季新入學的高壹學生開始實施。高二、高三學生繼續實施現行高考辦法,不進行試點省份的學生也繼續實施現行高考辦法。